目前分類:電子商務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01-03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612760618864760
2000年全球網路泡沫化,泡沫破滅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網路經濟本身,而在於許多網路企業根本沒意識到商業模式的重要性,簡單地說,是這些網路泡沫企業的作法很有問題,離了商業模式所建構的網路大夢是泡沫化的主因,如今的電商如此興盛,但我要問的是:2020年電商有沒有可能會重現泡沫化危機呢?
電商資本遊戲化的最大風險是,只要市場上有幾家資金鏈相繼斷裂的獨角獸,便很有可能會引發連鎖雪崩效應。

※電商精選文~追加整理(2020/01/16

---------------------------

網路電商會不會有泡沫化的隱憂?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1-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612691572204998
其實電商平台的問題由來已久,網家與蝦皮之戰,是一個「中間者與去中間化」的新商業模式爭鬥問題,除了平台使用體驗的問題之外,運費問題也是其一,網家如果罔顧這些問題不痛下決心做改革,而只針對蝦皮的促銷與出招去進行因應防堵之策,那麼是絕對收不到具體成效的。

以運費問題來說,平台沒有做統倉集單處理,而是任令廠家個自出單交運後,把運費轉嫁到顧客身上,當然就沒有競爭力可言,以買家立場,如果只買區區數百元的東西,就要支付60至百元運費,實在很不符消費比例原則。

※電商精選文~增補(2020/01/09

-----------------------

企業7個最常見的錯誤假設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1-01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612583172215838
馬雲是由互聯網起家、依附電子商務甚深,如今在大陸電商市場呼風喚雨後,卻嫌棄舊日電商過於陳腐,「以後沒有電子商務,只有新零售」。
說穿了,馬雲之所以講「新零售」,就是想要擺脫「電商的世界中心」思維,對馬雲而言,「新零售」就是攻破虛擬與實體的最後一哩路…

*電商精選文~重發(2020/01/03

-----------------------------
前言~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恭賀新禧. 事事如意. ~~祝大家2020新年快樂!
2019/12/31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601780146629474

--------------------------------------

一、「平台」是商業模式的啟動引擎

《平台經濟模式》(Platform Revolution)清楚明確地指出一點,「一個有好的商業模式的平台者的角色」在於「管理參與」;該書認為一個平台所要管理的並不是「資源」而是「參與」。

書中也提到了「參與」會帶來三大改變: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註:(2019/6/14)更新──《蘋果新聞網》9月將正式向壹會員收費


 

(蘋果「會員限定」,會是「短空長多」?)

19-05-04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412609848879839
《蘋果日報》的《蘋果新聞網》要推「會員限定」,有意向《紐約時報》的「內容付費」看齊。雖然打著免費為名,然而《蘋果新聞網》實則乃行強索個資之實,在某個面向上,《蘋果新聞網》正在將新聞推向「去免費」這條道路上。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10-04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021540307986797
其實電商平台的問題由來已久,網家與蝦皮之戰,是一個「中間者與去中間化」的新商業模式爭鬥問題,除了平台使用體驗的問題之外,運費問題也是其一,網家如果罔顧這些問題不痛下決心做改革,而只針對蝦皮的促銷與出招去進行因應防堵之策,那麼是絕對收不到具體成效的。
以運費問題來說,平台沒有做統倉集單處理,而是任令廠家個自出單交運原後把運費轉嫁到顧客身上,當然就沒有競爭力可言,以買家立場,如果只買區區數百元的東西,就要支付60至百元運費,實在很不符消費比例原則。

-----------------------

企業有7個常見的錯誤認知

日前媒體報導,網家(PChome)為抗蝦皮而決議新設五人決策小組,但不久前何飛鵬已於本月23日辭去網家董事(不知是否與何飛鵬在蘋果專欄的發文爭議有關),而為讓集團架構運作得以迅速啟動,除網家董事長詹宏志外,另又召入4位新成員進入網家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網家決策小組」成員共5人,由詹擔任集團5人決策小組主席,其他成員分為營運長蔡凱文、商店街市集總經理蘇芸、露天市集營運長曾薰儀、與國際連總經理鐘明通。但是面對網家大動作宣布調整組織架構,蝦皮購物則在臉書酸回「敬老尊賢,從蝦皮開始」,並乘勢推限量折扣,以網家股票代號8044為梗,貼出消費滿8044元,結帳輸入折扣代碼PC520,即可現折520元,「全心全意,全站可用」。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4142982059863&id=256375234503312
網家事件第2彈:
網家的詹宏志與李宏麟二人一直信奉「流量變現、內容免費」的模式,殊不知「流量變現 內容免費」的商業模式已經生鏽了;沒有與時俱進、及時創新,這是網家在與蝦皮大戰中敗下陣的主因之一。
至於何飛鵬「為台灣最後的網路平台而戰」說法一出,這才知曉原來昔日網家另一位三劍客同志何飛鵬的問題更大,吾只能喟歎:「媒體人
何飛鵬先生,您真的不是電商人呀」,這也更證明了我先前所說「網家現今在電商事業上積弱不振之主因,應與爾等「以媒體人思維經營電商之『本位封印』未解」有關」

城邦媒體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日前(2017/10/09)發表一篇文章:
【何飛鵬專欄:為台灣最後的網路平台而戰】
「大約三個星期前,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開了一次董事會,會中董事長詹宏志報告了一項提案,要投資十億元給子公司露天市集,再由露天市集轉投資子公司商店街,以應付商店街對個人賣場的補貼戰爭,以迎戰蝦皮的威脅。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1811805626314&id=256375234503312
網家事件第1彈:
17-10-02

早期做電商,信奉的是「流量變現、內容免費」的模式。
105日宣布即將離開網路家庭集團(網家),轉往日本發展(移民日本),出任「日本露天」代表取締役(日本露天是網家集團轉投資)的網家總經理李宏麟,就是「流量變現、內容免費模式」的代表性人物。
而在Yahoo!這個例子中,Yahoo!執行長梅爾(Marissa Mayer)最大的盲點就是:她一直都沒意識到雅虎真正的核心問題並不在流量與搜尋業務,而是來自其入口網站的定位,讓她無法聚焦;Yahoo!身為入口網站卻無法體悟到這個真相:比流量和會員數更為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及獲利模式。

「李宏麟在台灣網路產業剛興起時就投身其中,他與現在網家董事長詹宏志共同創辦過Pchome雜誌,1998年成立「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網站,任職總經理,當時李宏麟很相信『流量變現、內容免費』的模式。在網路最熱的時候,李宏麟是詹宏志諸多理想的實踐者,兩人可說是鐵打的交情,2000年時,詹宏志想要做網路原生媒體,於是創辦了「明日報」,董事長詹宏志、社長李宏麟,李宏麟也是對外調度資金的重要主管。但2000年後網路泡沫化,倒閉的網路公司多如過江之鯽,詹宏志說,重傷的人很多,他找來好友謝振豊改造PChome Online,從內容網站轉為電子商務平台,嚴格訂定營運計畫、徹底執行。」(經濟日報)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10-01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07793026028192&id=256375234503312
「莫比烏斯帶」(
Mobiusband),是一種拓撲學結構,它只有一個面(表面),和一個邊界,可以用一個紙帶旋轉半圈再把兩端粘上之後輕而易舉地製作出來,莫比烏斯帶是一種弔詭的結構,這種結構的面會形成無限重覆循環。
米勒說:在商業領域裡,一家企業的執行長提出一個說法,若是可以成為假說並讓投資人信服、且有助於推升企業價值,那他就形同丟出了一條莫比烏斯帶。

亞馬遜(Amazon)這20年來都沒有賺錢,外界一直對此有正反兩極的評論。
其一,為什麼亞馬遜一直不賺錢?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9-04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006398292834332
~這是一則關於電商Seafood的寓言~

(淡水小魚游進電商大海)
一對夫妻帶著一位稚齡小兒,開了大老遠的車程到海邊,準備要將一籃魚放生,到了海邊後這家人才發現他們漏帶了一樣東西。
男主人:「哇,魚飼料忘了帶」。
一旁有人聽見了,忍不住出聲說:「別管魚飼料了,您這可是淡水魚呢」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7-03

馬化騰說「萬物皆可共享」,在共享經濟時代,馬化騰的萬物皆可共享論,與物聯網時代所標榜的萬物互聯之說相互輝映,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萬物皆可共享」並不能等於「共享必能萬成」。舉例來說,「充電寶」(行動電源/行動充電器)即是中國大陸在「萬物皆可共享」思維下最新推出的一類共享物件,由於現代人對行動電話的依賴度與使用量愈來愈大,所以維持手機的行動電力便成了一種新的需求,於是強調快充又隨處可得、收費低廉的「共享充電寶」因此應運而生,共享充電寶看似前景無限,但是才推行不久,問題就已經出現了,許多使用過共享充電寶的消費者發現,自己的手機開始出現電池方面的電力異常狀況,包括手機掉電快以及耗電劇、以正常充電器充電卻充電異常緩慢、或有完全充不進電的情形,甚至竟然還有手機主懷疑使用共享充電寶後導致手機的機板受損,但是當然共享充電寶業者對這些指控一概拒不承認,還要使用者自己持手機去質檢局做損害鑑定,一般人當然不會大費周章花錢花時間去做鑑定,因為查無實據,所以最後消費者也只能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96661359347946

現在的「共享平台」,比方共享單車或共享汽車這些共享平台它們創造出最明顯的特徵即是形塑了某類新型態的消費行為、與創造出全新的經濟體系,而其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其中必有「破壞性的商業模式創新」,經由創建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讓這類共享平台足以顛覆既有產業或其他產業,包括產業結構、產業面貌與產業型態、以及產業規則與架構等,都會受此「破壞性商業模式創新」的影響,而發生不可逆的永久性改變。

什麼樣的電商平台,才是「共享平台」呢?

什麼樣的電商平台,才是「共享平台」呢?
在萬物皆可共享分租之下,如果連一把數百元的雨傘都能搭上共享創業平台列車,那麼當然充電寶共享這門生意實在也不是什麼新奇事了,只是,我們著實應該先行想明白玩「共享平台」這其中的商業模式規則。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7-07-02

自稱是共享汽車平台的「Zipcar」已來台營運,但Zipcar其實90%是租車平台,僅有「10%共享基因」,本文要探究的是什麼是「共享平台」,以及為您揭露Zipcar那「10%共享基因」是什麼?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965317426942419

上個月(69日),號稱「全球最大共享汽車平台」的Zipcar在台灣正式啟動營運,台北成為Zipcar進駐亞太地區的首站,Zipcar說自己是「共享汽車平台」,但是Zipcar卻沒說清楚「共享汽車平台」與和運租車代表的「租車平台」有什麼差異,甚至和運租車旗下新推出的「iRent」租車品牌標榜甲地租車可以乙地還車,但是號稱全球最大共享汽車平台的Zipcar,在台灣的服務規格卻還不及其他租車平台業者,Zipcar只能做到甲租甲還、無法甲租乙還,所以問題來了,Zipcar何德何能,為什麼自稱是「共享汽車平台」,而不是「租車平台」?

對於Zipcar是「共享汽車平台」或是「租車平台」,我覺得這問題很有趣,Zipcar的營運模式是它的所有車輛都是自己擁有,但如果是車主拿自己的車出來共享的這種模式呢?──所謂的共享汽車平台當然也可以這麼做,而且會比Zipcar更像共享汽車平台──就像Airbnb或是Uber那樣的商業模式(只是物件不同),那也會是一種更為典型的「共享汽車平台」模式,不過Zipcar並不是這樣,他們規劃的營運模式是自購汽車,這種模式比較類同於大陸「神州專車」模式而不是Uber那類模式,然而,好玩的地方是:如果Zipcar類似於神州專車,可是神州專車在中國卻是不折不扣的網路租車平台,而Uber則是公認的共享叫車平台,那麼Zipcar憑什麼非要認定自己是共享汽車平台,而不是網路租車平台呢?

其一、C2C模式當家

通常一個「共享平台」它比較會是以C2C」(消費者對消費者)的形態出現,而「B2C」這種型態則比較趨近於「租賃平台」。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17-06-05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957218684418960
2000年全球網路泡沫化,泡沫破滅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於網路經濟本身,而在於許多網路企業根本沒意識到商業模式的重要性,簡單地說,是這些網路泡沫企業的作法很有問題,離了商業模式所建構的網路大夢是泡沫化的主因,如今的電商如此興盛,但我要問的是:2020年電商有沒有可能會重現泡沫化危機呢?
電商資本遊戲化的最大風險是,只要市場上有幾家資金鏈相繼斷裂的獨角獸,便很有可能會引發連鎖雪崩效應。

----------------------------

網路電商會不會有泡沫化的隱憂?

這個問題頗值得關注,因為現在以網路電商為主的新創事業,可以說其商業模式基本就是奠基於資本遊戲之上,但許多創業公司其實是很脆弱的,包括他們的淨現金消耗率的流失速度太快、或是營收太過依賴於單一獲利模式,一旦當資本市場整體發生轉向或崩潰時,很多創業公司可能就會以無從預期的方式迅速破產。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7-06-04

台灣第二大團購電商17Life日前驚爆資金危機,並傳出大幅裁員窘境,不過近來卻也有大型電商紛紛跳出來開實體店,形成「電商涉足店商」的另類有趣情景,當前詭異的現象是無論電商或店商,其實都同樣面臨寒冬,線上擊倒線下、或是線下反撲線上,本文教你看清誰才是田徑場上撐竿跳的贏家。

從中國到美國以及歐洲,全球各地實體店零售業都持續寒冬景況,包括百貨、嬰幼兒服飾與用品、服飾及鞋品、戶外用品、電子產品、家電家具…等皆無一倖免,至今年(2017年)6月為止,據美國企業破產統計網站Bankruptcy Data數據顯示,美國已有超過300家零售商宣告破產,而關店潮看起來似乎更是永無止盡。

在台灣也是如此,由於近幾年快時尚旋風襲台,改變了服裝零售業生態,尤以女裝與零售業的競爭特別激烈,價格競爭激烈及毛利偏低、加上消費需求多變、勞動成本與租金成本提高、以及商品同質性及替代性高等因素,導致3年內已有百家店關門。
(根據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統計,布疋及服飾品業連鎖品牌總店數由2013年底7,461 家增至2015年底的8,471家,再降為去年底(2016年)的8,399家,其中女裝專賣總店數因市場競爭激烈,減少101家最多,嬰童用品總店數減17家、鞋子專賣減5家、而綜合服飾則增51家。再據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價格競爭激烈為服飾零售業者經營上的主要困境,根據去年零售業經營實況調查,布疋及服飾品零售業目前經營面臨的困難(複選)主要為「價格競爭激烈,毛利偏低」(占59.3%)及「消費需求多變」(占44.0%),另「勞動成本提高」、「租金成本提高」及「商品同質性及替代性高」各占3成以上。)

 

全球實體店步入寒冬期

文章標籤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