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6-01

全台最大3C通路業者燦坤集團2013年跨足餐飲業,先後自創6大餐飲品牌,但到了2015年上半年,燦坤這6大餐飲品牌合計虧損已達1.2億元台幣,2016年4月16日燦坤承認失敗,宣布結束餐飲品牌事業。
 

3C通路業者燦坤集團2013年意氣風發宣布要進軍餐飲業,並立下豪語要在十年內發展20個品牌,短短一年間便陸續開設了主攻日式精緻甜點的「日法坊」、豬排店「富士印」、烏龍麵店「五食五心」、義大利麵店「樂義」、標榜健康的火鍋料理店「喆喆蒸煮鍋」、以及牛排館「純焠」等共計六個餐飲品牌,但是兩年多過去了,被燦坤寄予厚望視為是集團轉型升級的這六大餐飲品牌,營運始終慘淡無亮,光是2015年上半年合計虧損便達到1.2億元台幣,到了2015年第三季,只有三家門市的喆喆蒸煮鍋率先結束營業,到了次年(2016年)416日燦坤宣布結束這六大餐飲品牌、退出非核心餐飲品牌的經營,燦坤在聲明稿中除承認失敗,並指出今後將要整合改革集團資源、更加聚焦核心能力,這也代表燦坤當初跨業自創的這六大餐飲品牌不只是滿盤皆墨,而且跨足不熟悉的餐飲業亦是一大錯誤決策
 

企業追求成長有什麼問題嗎?
回顧2013年決定時,旗下擁有燦星旅遊、還投資震旦通訊與金鑛咖啡的燦坤集團,雖然是台灣最大的3C通路業者,但一方面其門市得面臨與電商平台正面交鋒的強大競爭,同時還須面對與另一實體3C通路-全國電子價格競爭的雙重壓力,以致燦坤3C通路的毛利不斷衰退,所以急於轉型的燦坤便將當時正值高成長期、高獲利的餐飲市場視為是集團轉型升級的救生圈,並訂定要將未來集團多元化發展的重心布局於餐飲事業。

但何以本業為小家電製造與3C通路的燦坤,會對跨足不熟悉的餐飲業如此自信滿滿?
原因是燦坤自視其挾著擁有349家門市據點、台灣最大3C通路、投入大型通路長達30年的這些經驗優勢,對其投入陌生的
餐飲行業同樣可以勝任有餘,卻無視於3C通路經營與餐飲門市經營的專業大不相同、難以類推比擬之此一顯而易見的錯誤。

專業經驗能力不足、過度的自信自滿、加上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的自創餐飲品牌、以及經營強度與力度皆不足…等,凡此種種連環錯誤,是導致燦坤進軍餐飲業鎩羽而歸的幾大主因。
一言以蔽之:正所謂隔行如隔山,「通路有涯,業種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發表於:2016/06/02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