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10-01

在中國大陸這塊全球最大市場的神州之境上,網路叫車大戰仍未停歇。
「超熱競爭」:當競爭者橫亙並來自於不同業態、而且在關聯產業內已湧入眾多競爭者時,就會讓整個局面失控,此已超越了瞬息萬變之「動態競爭」模式,而成為更難以駕馭的「超熱競爭」態勢

雖然Uber與滴滴在中國為期兩年的燒錢大戰(第二戰「市場補貼消耗戰」;參見〔Uber的難題〕),最後的結局是Uber敗下陣來;201681號,滴滴正式宣布與Uber達成協議,滴滴收購優步中國(Uber在中國的獨資公司)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面資產,滴滴與Uber全球相戶持股,Uber全球持有滴滴5.89%股權──說的更直白點,就是滴滴購併了優步中國、Uber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但是,在任何一個市場中,超熱競爭的場景都會不斷重演,並不會因為一家獨大或誰被購併後就消失了,因為市場上永遠都會有新的競爭者加入戰局,只要在任何地方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超熱競爭自會如影隨形而來,就像中國打車的這場商戰,並未隨著滴滴購併中國優步之後便劃下句點,就在滴滴出行收購了優步中國之後,如今又有神州專車來挑戰滴滴,但先前滴滴與神州兩方就已在互相角力了,中國叫車市場的第一戰其實是從「資本市場集資戰」開始的。

第一戰:資本市場集資戰

Uber進軍中國之前,2015年時滴滴與神州早就已在資本市場上互相較勁了,因為那時中國網路叫車平台都已開始競相募集資金以儲備銀彈,包括滴滴出行、神州專車、易到用車…等都在籌劃上市、要爭當中國網路叫車的第一股,而這些網路叫車平台都想要從資本市場募資,而這些網路叫車平台都想要從資本市場募資,這就得要先來談談中國的新三板市場了。

2001年大陸參考國外股票交易制度,規劃了中國的股票上市及股票交易模式,此一制度與股票交易系統後來被稱為舊三板,因為之後中國國務院又研擬了一套針對「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適用的資本市場交易模式,決行在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試點試辦、並於2006年在深交所正式掛牌啟動,這也就是所謂的「新三板」,簡單地說,中國大陸的「新三板」也就是中小企業的股份轉讓系統、亦即類似於台灣的上櫃交易模式;但既然名為新的「三板」,意即它是為三類企業樣板族群而設(主板與中小板、創業版、第三板;前兩板是在上海或深圳的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買賣,而第三板則是在場外市場做交易),而現在特別受矚目的「新三板」,顯然是專指場外交易模式的第三板,原因是自從2013年中國開放對新三板企業地域上的限制之後,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數量便開始激增,但從百度搜尋指數來看,在2014年以前,新三板對多數的媒體與民眾而言還是一直沒沒無聞,直到2014年之後,由於受到A股的政策牛市影響,投資新三板頓時成為頗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也讓中國的新三板市場一下子變得很熱門,因為在新三板掛牌除了可以增加企業名氣之外,在資本市場上的集資也會更為順利,尤其是第三板這類場外交易的形式更適合現行A輪、B輪、C輪創投募資型態的運用,許多新創企業都喜歡在第三板掛牌就是這個原因。
2015年之後,新三板的網紅效應更是瞬間爆發到最高點,今年(2016)前三季第三板掛牌公司更是大幅增長,新華網報導,從2015年底第三板掛牌公司5,129家,到20169月底第三板掛牌公司為9,122,也就是說截至今年第三季為止,第三板掛牌公司數量已新增近4,000家,此外,截至2016930日,第三板掛牌公司總市值已達人民幣3.54兆元,與深交所創業板人民幣5.23兆元的總市值相比,前者已佔達後者的三分之二規模;而現今中國兩大網路叫車平台:滴滴與神州的第一輪商戰舞台──資本市場集資戰──便是由此展開。

中國網路叫車服務的第一戰:滴滴與神州的資本市場集資戰,結果是雙方戰成平手。滴滴出行在20162月開始啟動的新一輪融資中至少已募集到10億美元,並將企業估值由上一輪融資時的165億美元一舉推高到200億美元以上;而神州專車運營的主體公司「神州優車」也不遑多讓,在2016年2月29日完成了新一輪人民幣36.8億元的融資,也讓神州優車的估值逼近人民幣300億,甚至光大金融租賃還向神州專車提供總額高達人民幣200億元的巨額授信,用以支持神州專車的車隊擴展,神州優車並在229當日正式遞交新三板的掛牌申請。

(未完。。。待續)

【發表於:2016/10/06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