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2

20172月底,我特意跑到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喝咖啡,想感受中關村的咖啡是否仍有餘溫,當我沿著天使匯、3W咖啡、黑馬會、車庫咖啡、京東奶茶館一路巡禮,再探訪36氪(36Kr.com)位於中關村的創業基地,回想著自2011年4月7日北京中關村車庫咖啡正式營業,到我發文的今日已是20173月份,由中關村開啟的中國創客創業熱潮正好屆滿6周年,但是中關村的咖啡恐怕已經半涼了。

中國大陸自從2011年北京中關村的車庫咖啡成立,其後3W咖啡跟進,而後黑馬會這些以喝咖啡聊創業的咖啡館,除了點燃了中國新一波的「創業基地」風潮之外(後來這些打著創業咖啡館的名店,也都先後轉型成為「創業孵化器」,也就是「眾創空間」、「創業基地」,類似台灣的「育成中心),另外也造就了全中國興起一股腦兒開設「創業咖啡館」的熱潮,在中共總理李克強兩次親訪中關村創業大街的咖啡館之後,連中國移動也開了創業咖啡館,然而隨著「新創基地」或「眾創空間」規格化之後,到創業咖啡館喝咖啡大談創業理念的這種克難式創業模式已不復見,幾家創業咖啡名店能賣的或許也只剩下咖啡或茶、與朝聖感而已。

在對岸,創新育成中心則是已經到了壅塞為患地步,但卻不見有能孵化新創企業的動能及前瞻性,倒是兩年前大陸創業咖啡的這股咖啡香味也飄向台灣而來,闢譬如鴻海這家企業除了在自家三創大樓的10-11樓設有自己的「三創育成中心」之外,另外在其高雄高軟園區的鴻海大樓,也仿效大陸創業咖啡模式,以「創客咖啡園」(Maker café)攬客(雖然形式大不同),標榜「一杯咖啡、一張桌子、一台電腦、一場思想碰撞」,以創客咖啡園招攬新創企業進駐鴻海的育成基地。

「育成中心」的原意來自於孵蛋器或早產兒保溫箱的概念,旨意是希望透過各類滋養與協助,使相對脆弱的新創生命得以順利成長育成,當今我們常聽到許多名為「孵化器」或「育成中心」、「新創基地」、「眾創空間」者皆屬此類。

雖然中國第一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可上溯至1987年6月7日,武漢東湖成立了一家「新技術創業者中心」,所以有人會視2017年為中國孵化器的而立之年(中國孵化器30周年),然而,包括中國與台灣在內,近代全球的「創業創新孵化器」真正的緣起,其實當以各國「創客」崛起之年來論,若從孵化器的實體機構來看,以「育成中心」或「眾創空間」做為創客孵化器的認定基準,或許較為客觀。

依據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馬斯Ÿ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的論點,佛里曼認為約當自2000年起,世界開始邁入「全球3.0」階段,推動變革的主要行動者與整合驅動力,分別從「全球1.0」的國家,到「全球2.0」的跨國企業,如今則轉換為個人(也就是所謂的「創客」)。佛里曼說:「世界競賽場正在被鏟平,競賽場鏟平不僅可以撮合創新者大幅提升創新力,也創造更多的可能性」,這也是我之所以認為堪為近代雛型之創業或創新孵化器,應是以「創客」(Maker)與新創微型企業為本體的孵化器的理由,他們也就是現今普見的「育成中心」、「新創基地」、或「眾創空間」這些型式

至於台灣的「育成中心」概念則可溯及至1993年,當年台灣出訪以色列考察,而後仿效以國孵化器(Incubation Center)的概念,之後在一份國科會的研究計畫中首見「育成中心」這個概念,到了1996年由經濟部主導,正式設定創新育成制度並將之組織化,1996年經濟部「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將獎勵設置「創新育成中心」做為重要施政政策,創新育成中心的設置,主要是依據經濟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管理運用委員會,於1996年4月8日第十一次會議所核定之《鼓勵公民營機構設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要點》而設立,而台灣第一家「新創孵化器」也源起於當年(1996年)7月,台灣工研院首設全台第一所「創業育成中心」,隔年(19971月,台大慶齡與台東師院兩家「創新育成中心」跟進創立,是年,也就是1997年起,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結合政府、研究機構、大學院校與民間企業,開始實施推動中小企業創新育成政策,並積極全力扶持全台大專院校,廣泛設立「創新育成中心」,隨後育成中心便在全台各大專院校遍地開花,目前台灣登記有案的育成中心超過130個,其中有近8成分布在各大院校;算起來,台灣自1996年創設第一家「育成中心」以來,迄今已逾21個年頭,距中國大陸2014年3月9日科技部官方發布《關於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被視為是中國「眾創空間」正式出台的時程整整早了18年,但是台灣育成中心的成就與後效,卻遠不及後發先至的中國這些「眾創空間基地」,因為中國這些以眾創空間為名的孵化器早就已有「一條龍式服務」的概念,能提供新創企業從,夢想階段、成立企業階段,再到事業發展階段,完整的統包式服務,包括:商事服務(工商註冊、工商變更…)、財稅代理(代理記帳、財稅服務…)、知識產權服務(商標、專利與智財權申請)、產業轉移(園區落地、技術轉移…等代辦服務)、以及融資撮合服務、企業管理(CIS設計、營銷、運營、管理諮詢…等)、數據化管理(大數據分析、雲技術…),乃至IPO(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而台灣的育成中心卻還停留在僅只能提供新創的小而廉企業進駐空間和利用大學現有學術資源的地步而已,行銷與創投奧援一直都付諸闕如。

中國創業潮消退了嗎?

然而,如今中國「眾創空間」與「新創基地」卻也有一窩蜂過熱現象、以及重量不重質與青黃不接的問題。
2011年從北京中關村飄出來的創業咖啡,引爆了中國的眾創熱潮,之後「新創基地」或「眾創空間」便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各處遍地開花,2014年為了持續推動中國總理李克強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中國大力發展做為創客或特定初創企業創業創新服務平台的「眾創空間」,在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146個國家高新(園)區以外,中國的眾創空間數量自2014年的50餘家,到了2015年一路成長至超過2,300家,2016年騰訊《2016年創新創業白皮書》預估中國眾創空間數量早已超過4,000家,而這些為數眾多的「新創基地」與「眾創空間」主要被詬病的是其營利模式的歪風日漸,許多「新創基地」與「眾創空間」爭相開設「孵化器」、或是積極爭取新創企業入駐,但其目的卻只是為了賺取補助款;當創新者與搭橋者已然不再有創新初衷,而是打著創新之名,行謀利之實時,創業咖啡的風味便已淡薄了一半,甚至於有人譏諷,中國當前眾創市場的怪現象,眾創空間的供給恐怕還比對創客的需求還要多更多。

【發表於:2017/03/09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