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03

近來國際政治與軍事衝突不斷,中東地區與美俄中日韓朝鮮的軍武威脅逐日上升,許多人擔心國際不穩的政治與軍事情勢會推高油價,但是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卻仍相當篤定,他認為油價很難超過60美元價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油價一旦衝高,「市場超熱競爭就會讓「供需調節這個市場自由機制自動啟動,而市場超熱競爭,則會造就「超熱競爭困境」。
當競爭者橫亙並來自於不同業態,而且在關聯產業內已湧入眾多競爭者時,就會讓整個局面失控,此已超越了瞬息萬變之「動態競爭」模式,而成為更難以駕馭之「超熱競爭」態勢。

「超熱競爭困境」就像在打七傷拳,傷人七分也會自傷三分,此皆出於超熱競爭因素使然,也因之,分析師才會據此研判2016年至2017年內的油價恐怕很難突破每桶60美元大關,因為只要油價回升,就會使得業者再次延後減產,而且除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之外,還有頁岩油業者這個攪局者會趁機亂入,原本市場就對原油減產信心不足,而當OPEC因油價未獲預期而暗示可能延長石油減產效期之時,美國頁岩油開採量今年(2017年)以來卻逐步上升,也更加深市場對油價可能下探的疑慮,總之,已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OPEC的減產行動無法消除原油市場供給過剩的壓力,截至20175月為止,原油已跌破每桶50美元關卡,驗證OPEC減產策略失利,不敵超熱競爭困境。

「超熱競爭困境」的歷程軌跡與「需求位移困境」很相似,首先是價格上漲帶動需求,於是企業開始大量投產,擴充產能或進行軍備競賽,之後則進入供過於求的產能過剩階段,最後市場崩塌,大家更不敢輕言止戰。當全球各大經濟體前仆後繼加入匯率競貶行列,各大產油國為了競逐占率而不在乎油價是否跌破每桶50美元、甚至來到40美元時,反應的正是這種「超熱競爭困境」的「暴力式競爭模式」──某個人身上的暴力,擴散到另一個人的大腦裡,造成他大腦杏仁核萎縮,然後輪到那個人變得暴力,就這麼繼續傳遞下去,如假包換的「暴力病毒」(法蘭克.西萊斯《影像感染》)。

油價競貶,「剩」者為王
在這波油價競貶的超熱競爭態勢下,「剩者為王」成了所有產油國及業者不得不咬牙苦撐的因應策略。當企業企圖寡佔市場或有聯手壟斷市場之嫌時,都會受到「反托拉斯」的制裁,但是受到OPEC庇護的油國組織卻是例外,他們可以透過聯合決議增減產量來自行決定並操控全球油價的大致走勢,但照道理說,世界三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與美國加起來就佔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產量,如果這些大的產油國聯手議定減量救市,油價也不致一路崩壞如斯,怪的是即使油價已經一路狂跌經年,甚至一度跌破40美元,但各大產油國誰也不肯減產,因為那代價是會要因此放棄自家的部份市佔率,以致於形成如今全球油價一直下滑、但是產量卻不減反升的怪現象。到了20162月中旬時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委內瑞拉與卡達這些產油國好不容易願意坐下來開會並提議凍結石油產量,以對抗全球油市供給過剩的問題,這才讓石油報價重回每桶40美元,但因為遭受美歐及聯合國制裁已逾十年而於20162月恢復產油的伊朗無意跟進其他油國的減產行列(伊朗因2015年七月與列強達成長期減核協議以換取石油解禁,致始國際解除對其石油制裁),而致使這次的OPEC減產提議破局,伊朗並且迫不及待追加產量,雖然伊朗石油部長桑賈尼(Bijan Zanganeh)認為石油的合理價格應為每桶70美元,但斯時伊朗卻不打算減產以共挽全球油價滑落危機,桑賈尼說「等我們日產400萬桶之後再談凍產」,桑賈尼先前在伊朗受到石油制裁期間就曾表示「伊朗要取回產油權,不需經任何人許可」。但畢竟跌跌不休的油價對所有產油國都是禍非福,而各產油國組織能聯合找出重新平衡油價的最好方法就是減產協議,所以最終OPEC仍然在20161130日達成該組織八年來的首次減產協議,約定每日減產120萬桶,此協議將於20171月開始生效,目標是讓油價回升至5560美元區間,然而OPEC雖然達成了減產協議,但是能否有效執行仍然有待觀察,因為這種過熱又常動的競爭態勢可不是靠一紙協議就能擺平的。說穿了,各產油國組織在本質上就是互為競爭者,所以在承平時期如要商議聯合訂價倒也可行,可是一旦局勢危急時,自私自利才是天經地義,從油價競貶的例子,恰好也為吾人揭展一類存在已久的競爭氛圍與現象──超熱競爭困境。

【摘錄於《掙脫困境》~第4章「超熱競爭困境 ~ 歡迎來到超熱競貶國度」】
~~《掙脫困境》乙書,預定于6月份出版,敬請期待~~


掙脫困境

【發表於:2017/05/18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