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152860671521426

這次M17紐約上市失利,凸顯其內部問題不小,除了許多環節及一連串的失誤之外,媒體直指「帳戶資金沒到位」應是延遲交易主因。換句話說,「市場反應冷淡」才是最後釀致M17紐約上市失利的主因。
問題是:「IPO市場反應冷淡」,是否反應了「M17的價值不足」?
M17的問題可能就出在。。。。。。

---------------------------------------

近日有兩則商業時事新聞很引人注目:
1
、【M17宣布延後在美IPOM17上市失利】
2
、【白木屋以7.9億元的砍半價賣給全聯,景岳跨界投資夢碎】

米勒將以「企業的價值」為題,分別來談談【M17的價值】、【白木屋的價值】。

--------------------------------

1、【M17宣布延後在美IPOM17上市失利

約莫三周前,17 Media的母公司M17集團(M17 Entertainment)才開開心心地宣布要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IPO(首度公開募股),卻於613日緊急喊卡。據瞭解M17此次宣布暫緩在紐約證交所(NYSE)的上市計畫,估計得損失約355萬美元(約新台幣1億元)的籌備掛牌費用,包括繳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費用、以及會計費用、律師費用等。

---------------------

M17暫緩NYSEIPOM17執行長潘杰賢對內發布信件中表示,「主要因幾位 IPO投資者結算流程的技術問題,導致當日上午銀行方延遲正式開盤,延遲了交易,但延遲後M17認為許多關注的投資者已經轉移焦點,因為擔心硬開盤會使價格支撐不足導致股價不好,決定延後IPO」。

但,媒體對此說法則提出質疑(※)。

---------------------

外界對於「M17明明已在NYSE掛牌,但4天都沒有交易量」這件事感很不可思議,直指M17延後在美IPO,與M17最終的上市定價太低,還有事前評估不確實、以及上市的準備工作太倉促都有絕對關係,否則當不致於發生「敲鐘當天股票沒辦法交易」這樣前所未聞的詭事;另外,關於外界揣測M17因不滿在NYSE的市值被低估,加上無交易量,而可能考慮轉赴日本或香港掛牌一說,但M17人士則表示,M17目前並無計畫赴日本或香港掛牌。

--------------------------------------------

【米勒的行銷周記】

此次M17紐約上市失利,而且創下「在NYSE掛牌,但4天都沒有交易量」的難堪記錄,媒體則以「M17詭異零成交,紐約上市變烏龍」來形容,也讓執意要IPO的黃立成臉上無光,任誰也沒想到,M17在紐約交易所敲鐘後不到一星期,就因為成交量掛零,最後並決定暫停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
 

M17上市若成功,將成台灣首家赴美掛牌的獨角獸企業,但此次M17在美IPO讓人詫意的事接二連三,首先是在掛牌首日,M17已完成定價、也敲完鐘卻還無法交易,此為紐交所首例;其後市場便不斷有不少傳言,包括:交易當機、系統出錯、股東匯錯帳號、投資方縮手等,但一連4個交易日,M17的成交量一直掛零,這就實在很怪誕了,最後終究釀致了M17上市失敗的結果。

 

M17宣布暫緩IPO,其實是對的決定!

第一,M17原本預定IPO的發行價是每股1012美元以上,總預計募資物標僅約1億美元,先不說M17原定赴美IPO籌備掛牌費用便需花費三、五百萬美元之譜,然卻僅為募資1億美元而已,這樣的募資效益便已不符期待了;何況後來因考量市場反應冷淡,而最後降低定價至每股8美元,這樣的話,縱使交易能很熱絡,總募資規模也只有6千萬美元,甚不符IPO效益,所以乾脆就此抽手,暫緩上市亦非壞事。

再以「從IPO募資」的角度來看,最近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在大陸板掛牌,預計要募資的金額是人民幣272億餘元(超過新台幣1,200億元),而既然M17決定要在紐約交易所這樣大的資本市場上市,但其籌劃的籌資規模卻是如此之小,相較於其他創公司動輒十億美元起跳的籌資規模,M17所圖為何?難免會落人「為IPOIPO」的口惠,於己及於市場,皆看不出利益何在。
 

第二,M17在美IPO的參考對象,可能是另一家先前已赴美IPO的虎牙(直播平台的第一股),當初虎牙於511IPO的發行價是12美元(其IPO預計的總募資金額為1.8億美元),但是虎牙畢竟是遊戲直播平台,與M17的性質仍有差異,所以雖然M17原本預訂的掛牌價也是每股10~12美元,M17只敢將總募資金額訂到1億美元,不過,即使M17將總募資金額的標準降低了,在掛牌前還是發現這次的IPO似乎不被資本市場看好,於是才會再下修掛牌價到8美元。

媒體指出,M17為了原定的目標,從大股東到承銷團隊都動員找資金,最後將籌資金額湊到六千萬美元,也因此也從原本每股1012美元的1億美元籌資目標,下修到現在的每股8美元定價。但是,即便已將定價下修到8美元定價了,仍然一連四天交易量掛零,也難怪黃立成最後決定收手,暫停M17上市。媒體則報導,六月十二日上午,M17召開董事會,原有投資人不想玩了,承銷商建議撤回,M17董事會終於決定撤回上市。
 

M17如若繼續IPO,最後也僅能募資6千萬美元便自滿,而M17宣稱獲得新一輪私人融資即能有3,500萬美元,這樣看來,M17反正已先丟了一次臉,現在停止IPO,至少還可以保住裡子,也不會繼續失面子(成交量難看的面子更丟不起呀)。
 

--------------------------------

M17的價值】

這次M17紐約上市失利,凸顯其內部問題不小,除了許多環節及一連串的失誤之外,媒體直指「帳戶資金沒到位」應是延遲交易主因。

換句話說,「市場反應冷淡」才是最後釀致M17紐約上市失利的主因。
問題是:「IPO市場反應冷淡」,是否反應了「M17的價值不足」?
 

米勒認為,M17IPO這件事上操之過急了,不過「IPO市場反應冷淡」不見得代表「M17的價值不足」,如米勒在先前文章【M17如何從網紅發跡】中所提到的,「M17IPO的啟示是:「只要有市場和商模,新創企業就能紅透半邊天;M17如此,同是台系新創企業的gogoro與來自新加坡的蝦皮亦皆如此。『市場與商模』,正是新創企業須要緊緊攫住的兩成功要素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139026922904801
 

市場和商模,M17都有!
這裡的市場指的是消費市場,消費市場與資本市場未必能等量齊觀,例如PChome在台灣電商市場是第一名,但是在國際上的能見度不足,便難以取悅資本市場。

M17雖然有市場和商模,在私募市場也有不少斬獲,可是這次赴美IPO之所以踢到鐵板,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在公開的資本市場上,投資人會以更透明、更嚴謹的觀點,以「你如何創造獲利」、或「讓我看見你能創造的巨大獲利點在哪裡」,來評估這家新創公司所謂的「企業價值或企業估值」是否能夠經得起檢驗。
 

M17的問題是「含金量不夠高」!
所以,M17的問題可能就出在「價值的含金量不夠高」。

因為,素人美女直播平台的經營模式非其首創,M17優異的地方只是成功執行了「打賞」這套商模。然而,M17去年(2017年)的年營收達1.16億美元(34.8億台幣),但還是虧損2210萬美元(6.6億台幣),再加上面對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市場,M17的優勢其難以持久,而且這個產業只有單一、且未必可靠的獲利模式,也很能說服投資人買單。


就這家企業的經營績效來看,M17的月活躍用戶成長趨緩,也是投資人關注的點,投資人也擔憂M17能否跟上其他競爭者(如Bigo LiveMeMe Live)全球化的腳步,如果未來行銷打仗都需要燒錢,而M17這次IPO的目的也是籌錢作為行銷銀彈,那麼比起台灣藝人黃立成創辦的M17,投資人會更偏愛阿里或騰訊這些有富爸爸支持的新創公司。再加上,M17所處的這個行業還須面對各種新市場的變化,這些都是很大的挑戰,而癥結就是M17雖然有價值,但含金量不夠高,經營安全係數也不夠強」,所以他未來的營運及獲利都會充滿變數


除了經營及獲利模式還不穩定之外,尤其,令這些公開資本市場投資人疑慮的地方還包括:現在的直播平台已經轉為紅海市場,特別是包括M17在內,這行業內所有業者的獲利模式都太單一又過於集中這一點更是M17最大的罩門。M172017年營收達7,950萬美元,其中17直播就貢獻了7,180萬美元,占比超過90%;且集團超過91.4%營收來自「打賞」,只有8.1%是來自於交友軟體)

------------------------

~下一期要來談【白木屋的價值】~
 

【發表於:2018/06/14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延伸閱讀~~

M17宣布延後在美IPO  的新關報導】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3196629

網路業界人士表示,按照規定,上市前公司都會做road show,投資者會表達圈購的億元和額度,一般來說至少超額認購三倍是合理的狀況,但從M17集團從未公布認購狀況,掛牌價更從原本每股美國存託股票(ADS10~12美元降到8美元,可見認購狀況一開始就不理想,所謂延後四天會讓投資人轉換焦點的說法毫無根據。有媒體轉述其他股東意見,認為明明準備不足,卻硬要掛牌,是因為黃立成很想要IPO。也認為主要是因為遇到菜鳥券商,都是台灣團隊,所以才造成交易認購狀況不好。

--------------------------

商業周刊》:

https://www.msn.com/zh-tw/money/topstories/%e6%b5%b7%e6%b4%be%e5%a4%a7%e5%93%a5%e9%81%87%e8%8f%9c%e9%b3%a5%e5%88%b8%e5%95%86%ef%bc%8117%e7%9b%b4%e6%92%ad%e4%b8%8a%e5%b8%82%e6%80%a5%e5%96%8a%e5%8d%a1%e5%85%a7%e5%b9%95/ar-AAyAbKw?li=BBqiNIb&ocid=iehp

根據《商業周刊》掌握的獨家內幕消息,這起M17「交易當機」導致撤回上市案的風暴,帳戶資金沒到位的確是延遲交易主因,但背後的故事並非失誤,而是「當大哥遇到菜鳥」,當麻吉大哥這位網路快時代創業家,遇上真槍實彈的資本市場,所交織出的罕見烏龍事件。

據了解,M17的上市案是由執行長潘杰賢出面找承銷商,找遍了各大投資銀行,最後是台灣花旗環球證券與德銀證券願意承接,也符合M17公司派期望的募資額上看「一億美元」預估數字。一家曾接觸過M17,卻不願承接此案的投資銀行人士透露,在他們眼中「M17要赴美國上市,根本還沒準備好」。

 

這位投行高層指出,M17想在美國上市,當然是因為本益比高,可募得的資金相對多,但美國法人機構看的投資標的物要更大,現在中國網路股的市值從十億美元、二十億美元起跳的比比皆是,「M17要募一億美元,在法人眼中根本是小case,不會有人關注」。籌資規模小,不僅投資法人不會關注,也不容易得到投資銀行內部的青睞。此外;上市時誤判!募資不如預期,卻仍繼續,這也是原因之一。據了解,就在M17定價前,黃立成已帶了三十多人赴美準備敲鐘,結果當時金融圈傳出只募了不到兩千萬美元。此時,黃立成與承銷團隊可因股價過低選擇喊停,但是「大哥性格」的黃立成仍決定要敲鐘。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