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02

今年2月份我特意去了趟大陸,主要是想看中國創投的景況,並親身體驗幾個當紅電商項目應用,如微信支付與共享單車在中國的普化程度,順便也去看看中國當前政經情勢與氛圍。此次大陸行,除了去中關村感受中國整體創業發展氛圍變化外,並實際體驗到無論是微信支付與共享單車,這兩大新創電商應用App皆已滲入至大陸民眾的日常消費及行為慣性之中;另一個較深刻且近身的感受便是:中國大陸這幾年在習近平的主政下,可明顯感受到在政商財經控管方面,似乎多了一些細微的收緊變化,此由交通、電信、金融推行「實名認證」的收縮政策即可見出若干端倪,此外,大陸對台商或是台灣人的禮遇似乎也相對縮減了。

三月時,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台商變局:我的朋友全被雙規了!》,該篇文章也提到了中國這幾個月來幾位「涉台前幾把手」的落馬警訊。謝的文中說到,包括南京市前市長季建業、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國台辦前主任龔清概、及農曆年前傳聞被綁回北京的大陸富商肖建華、還有國台辦前副主任兼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等人,這些人向與台灣商界關係友好,謝金河指稱「5個人背後都跟台商有盤根錯節的千絲萬縷關係,他們相繼落馬,對勤於耕耘兩岸政商關係的台商衝擊是十分巨大的。這其中,龔清概已因受賄罪確定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20164月,龔清概遭中共中央「雙開」(開除黨籍並開除公職),2017420日河南省安陽中院做出宣判,判決書指龔清概於福建省任職期間利用職務收賄人民幣5,352萬元(約新台幣2.4億元),判處有期徒刑15年,除了沒收其個人財產人民幣500萬元、並需追繳龔清概受賄所得財物及孳息。

另一方面,在我看來,在中共中央政策氛圍之下,未來可能還會保有對台特殊禮遇的城市,或許只剩下廈門與深圳了唄(前者除了距台最近之外,也是中國直接點名為對台經濟統戰特別市的原因;後者則是由於其開放時程最久,國際化程度相對於中國其他城市更高,同時深圳也距中共決策核心圈所在地北京相對較遠)。但值得台商關切的議題並不是選擇城市,而是如何看清習核心的政經方向。

如今,想在圍城氛圍之下的中國經商,台商要如何化危機為轉機呢?
以往,在中國大陸做生意,檯面上及檯面下盛行的金玉良言是「沒關係就找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大陸「人治」高於「法治」的生意準則一向為人垢病,對台商而言,這種靠關係開小門的經商之道,既是困擾也是一條速成捷徑,只要有錢、並且找對關係,後台硬的商家即能藉由打通關來做出生意;但如今,隨著習近平打貪及整肅收賄歪風,就像謝金河在《台商變局:我的朋友全被雙規了》這篇文章點出台商在大陸做生意,時局已有微妙轉變的這個事實:「習辦多次暗示兩岸要建構『親清』的新政商關係,『親』是對企業坦蕩真誠,『清』是與企業家關係要清白純潔,這也意味了兩岸從此進入『水清無魚』的階段,在新的權力架構下,台商必須有真本事才能闖蕩中國新市場!」。

謝金河認為「習核心不再搞讓利,過去幾年靠著兩岸關係享盡好處的買辦集團,從此頓失依靠,過去在中國大陸招商時代,台商在大陸有禮車開道、領導接見、免稅和批地的種種好處,從此恐怕絕跡,台商必須憑實力重新搭建新關係」。我則認為,未來台商要在中國經商,並非如謝金河所言「台商必須憑實力重新搭建新關係」,而是「紅包換照」的經商模式必須要改,也定將會有一番新變局。

首先,習近平主導的打貪腐,對於台商而言,短期陣痛是有的,因為過去台商在大陸做生意有一半的花銷是花費在與當地官員交陪、應酬和行賄,現在若是遽爾中斷關係也不是,但如果繼續豪擲公關經費,這筆錢會不會打水漂兒也很難說,因此短時間內,對諳於此道的台商恐怕仍不適應,但是就長期來說,自「親」轉「清」的轉變絕對是好事,既然習核心已藉由此次懲辦龔清概等人以對兩岸官商做出警誡,相信今後於主掌兩岸事務的大陸官方人員以及台商,都須面對未來台商在大陸的通商模式及心態都須重做調整的事實,放棄關係經營的豪奢面,回歸商業經營的本質面,對台商來說,這樣的基調整復,未嘗不是一種正向改變。

其次,回歸商業經營的本質面之後,台商不再是靠關係任事,而是要實實在在地經營企業,所以,相對而來就是大家回到基準點,在在商業場上的公平競爭,現今在中國的商場競爭,除了比規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比創新及轉型差異化,此二者的幅度將決定優劣存亡,張忠謀日前在一個談話場合中,便談到了「成長與創新,是企業不變的恆值」,這番言論亦足供台商為鑑。

然而,在成長與創新之前,我也要提醒台商企業須得先正視「新競爭」的本質,張忠謀曾說「要為你的對手設置競爭障礙」,當企業經營回歸到常態競爭之後,我要給台商兩個建言如下:

其一,產業界所稱之「設置競爭障礙門檻」,通常指的不外乎是「不斷創新、技術研發、及如何創造企業價值」這三大面向,這是在面對「親轉清」的新大陸政商環境下,台商要體悟的第一個經營課題。

其二,台商應重新對焦於「競爭的4個課題」,此4個競爭課題是:

1、競爭者不止存在現有企業內;

2、如果產業界限重新劃定,競爭者也將與現在不同;

3、企業競爭的目標已不僅止於組織轉型而已,更要擴大到產業轉型;

4、競爭的意義不只是爭取短暫市場佔有率而已,而是一場建立專長的競賽。

【發表於:2017/05/11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