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BC競爭模型)

19-09-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500851650055658
雖然如今許多企業,看似已將「組織再造」視為企業轉型首要之務,然而麥奎斯則指出其中兩個隱晦盲點:其一是,由於許多公司的營運重心多是由豐收期的事業決定,於是其他階段都被忽略了;其二為,於此同時,便也造就了企業有意無意間漠視「再造」與「割捨」這兩個階段。

-----------------------------

本期要發表的是,自年前以來即被耽擱的另篇文章──

《從3C到ABC競爭》之(下篇)~ABC競爭模型。

------------------

前文提要:

從3C到ABC競爭(上)~競爭模式:從3CABC

傳統的「持久競爭優勢理論」認為,企業應該要創造出難以被取代的產業優勢,藉此擴大市佔率,取得經濟規模優勢,提高市場競爭障礙來防堵對手。企業只要持續保持這個競爭優勢,就能長時間持盈保泰,穩居領先地位。

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認為,這種傳統的競爭思維是沒有競爭力的。

麥奎斯教授說:企業如何競爭的策略重點,在於必須「與時俱變」。隨著市場變化日益加速,產業界線日益模糊,科技演進日益躍進,麥奎斯認為企業不能再繼續依賴持久優勢,耽溺在安穩的舒適圈,只會讓自己最終陷入困境,甚至導致滅亡的危機。

 

(一)、米勒的~「3C」競爭模型

3C」也就是:

ŸCampany(公司)

ŸCustomer(顧客)

ŸCompetitor(競爭者)

這就是傳統的「3C競爭模型」(米勒的「3C競爭模型」)。
 

-----------------

(二)、米勒的~新「ABC競爭模型

競爭,不再是狹隘「網內互打」的思維,而是一種「場域競搏」的全新概念。
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建立一個有「場域競博」概念的全新競爭模型。
這個新的競爭模型,就是米勒所架構的「ABC競爭模型」。

 

ABC」也就是:

Architecture (架構)

Business model (商模)

Cross-border (跨界)

 


-----------------

(三)、「3C模型」與「ABC模型」的差異

企業最危險的競爭思維,是搞錯了他們真正的競爭對手!

麥奎斯指出「企業危險之所在」在於企業對於競爭思維之的錯誤。麥奎斯說,在多數的企業眼裡,最重要的競爭對手,正是同產業的其他公司,也就是「那些供應著與你公司有著近似替代品的其他公司」,但這是非常危險的競爭思維。

總而言之,由於「競爭唯快不破!」再加上「與時俱變」的特色,競爭模式的轉變已經從「產業」轉到「競技場」了。

如今,競爭本質不變,然而,競爭要改變!
你的組織架構、商業模式、和產業界限及產業定義,都需重新界定!

所以說,企業最好要有新的競爭思維,捨舊的「3C模型」而就新的「ABC模型」。至於,「3C模型」與「ABC模型」的差異,我以如下的簡圖概化之。

舊「3C模型」是三角形(場內互打),注重「對抗與拉鋸」;

新「ABC模型」是三環狀(場域競賽),強調「合作與協調」。

ABC競爭模型,即建立在此三者(ABC)的和諧之內。

 

**********************

本文開始:

A汝不改變「架構」(Architecture),何以為之?

B、汝不創新「商模」(Business-model),何以為之?

C、汝不越級「跨界」(Cross-border),何以為之?

------------------

一、架構 (Architecture)必須創新

麥奎斯認為,企業如果不再創新「架構」,便會失去競爭力,甚至麥奎斯還提出警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裡,那些根深柢固的架構和系統不僅過時,也相當危險」。

米勒於《從3C到ABC競爭(上)》(發表於2019/01/31)的這篇文章中,特別引述了麥奎斯(Rita Gunther McGrath)「瞬時競爭策略」(Instantaneous competitive advantage)的觀點。麥奎斯提到,企業會歷經五個生命週期階段:「啟動、擴張、豐收、再造、割捨」;在不同「波段式」的競爭浪潮中,企業於每個不同生命週期,必須有不一樣的瞬時優勢與策略。

只可惜,相對於前三個階程(啟動、擴張、豐收),後兩個階程(再造與割捨)經常被企業無視;或者,與其說企業對「再造」與「割捨」不以為意,毋寧說是企業沒有意識到其之必然性。

雖然如今許多企業,看似已將「組織再造」視為企業轉型首要之務,然而麥奎斯則指出其中兩個隱晦盲點:其一是,由於許多公司的營運重心多是由豐收期的事業決定,於是其他階段都被忽略了;其二為,於此同時,便也造就了企業有意無意間漠視「再造」與「割捨」這兩個階段。

簡單說就是:「再造」乃於「割捨」之前;然而,由於多數企業從骨子裡就沒有「割捨」的概念,於是,連帶地也使得「再造」的目標及意圖因而失真。

舉例來說,我們若來同看華碩、聯想與騰訊,這三家企業的組織改造,亦能清楚明見三者之差異何在,雖然企業做了組織改組,但華碩與聯想都無法做到真正有效的組織「再造」,原因就是他們從從骨子裡並沒有沒有「割捨」的概念,而這也反應在他們組織改組的新架構思維中。

文末,有附一則「短視頻的鏈結址」喔!請記得點閱觀看~(※)
 

------------------------------

二、商模(Business model)必須創新

既然競爭模式的轉變,已經從「產業」轉到「競技場」了,這代表吾人必須瞭解到兩個事實的轉變,正在發生並進行中:首先是,產業界線已經不存在,所以必須重新界定你的產業界線、並重新設定現在(及將來)的產品定義;再來,一個大競技場的概念,亦正意謂著「跨界競賽」與「商業模式」是競爭的兩大關鍵。

企業所提供的所有商品、服務與定位,都必須要更能滿足顧客、也必須要讓自己有競爭力才行。同時,企業也應重新將競爭,將之視為是一局「場域競博」的競賽,而經理人必須能夠精細地去計算出企業的勝算概率有多大,才能決定,是要轉場越界突破 或專注固守陣地。

由於產業「網內互打」的概念,受到「新商業模式」的衝擊愈來愈大,就像馬克Ÿ強生用「用F1賽車去參加越野賽」來做比喻一樣。他說:如果你把F1賽車改裝去參加越野賽,只會讓自己灰頭土臉而已。

如果企業要參加的是另一種不同的賽事,重點並不是把原本所擁有、具極速性能的F1賽車「改裝」就可以了。
你必須要有「全新的商業思維、全新的商業頭腦、需要發展全新的商業模式、與全新的商業架構」。

 

------------------------------

三、必須跨界(Cross-border)創新

很多人常常提到「越界創新」,但是卻很少人先去界定「何謂越界」?

所有企業經常關注的不外乎便是「創新價值」、「跨界競爭」、與如何「預見未來」這三大課題,這就是「越界」這個概念的基本核心所在。而能夠同時統合「創新」、「競爭」與「未來」、並能提供解決之道的,就是「越界策略」。

當局勢由別人所主導時,企業最好的策略便是越界而行。
然而,如果要越界而行,首先就得先認識「什麼是界」?

所謂的「界」,所指的並不只是地理疆界、市場疆界、或產業疆界,而是指企業的腦力疆界與商業模式疆界。
企業經常受制於形態不一、不同形式的各種框架。以產品競爭層次為例,即包括品牌競爭、產業競爭、形式競爭、一般競爭…這些都是競爭的隱形框架。

而「越界策略」指的便是:「企業應該如何打破拘束框架、超越各類隱形界線」的策略。
例如,筆電代工大廠仁寶,從幾年前開始就越界跨入智慧衣領域,就是因為關注到了智慧衣這個風向可能即將發生。

有時候,同業或異業的一絲異樣轉變,都可能會微妙扭轉整個市場環境,比方說蘋果電腦改公司名稱為蘋果公司,嗅覺敏銳者便可提前嗅出電腦轉移到手機的微妙風向轉變,而當Apple發表全球第一支觸控式智慧手機iphone時,也大大改變此後的手機市場,而且這股越界趨勢在2007年時就已蔓延到未來的平板去了。

米勒認為企業需要越界的範疇至少包括三大領域框架。

以後有時間我們再來聊聊「越界策略」,米勒也有幾支談越界策略的短視頻,可以分享給大家。
 

------------------------------

結論:從「3C」到「ABC

原來的3C模式已經過時,如今的競爭態勢更為複雜多變,舊的架構非但不足以應變而且還相當危險,因此企業需要有一套全新的架構不可;另外,為了滿足顧客需求及因應趨勢變化,創新商業模式也是勢在必行;而在競爭方面,對競爭者的體悟,須及於「場域競爭」及「跨界競爭」之想,無論是在現有的競爭場域、或是跨界競爭(敵來或我去),都將驅使企業必須提前做好跨界競爭的準備。

 

~以後有時間,米勒再來更完整地談談這個【ABC競爭模型】唄~

 

【發表於:2019/09/12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短視頻)極重要的三大戰略思維之(2):「組織」的戰略思維-1
鏈結址:https://youtu.be/IWomuziYa2s

---------------

另,華碩與騰訊的組織改造,可參見此篇文章《唯有大開大闔,方能大破大立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312129888927836
這是基於轉變思維──「新架構」的概念。

 

米勒在這篇文章中,也給華碩兩點建議(華碩要如何冷灶熱燒?):
(一)放掉舊PC,著眼新PC(重新界定產業定義與產品定義);
(二)不要做大家都在做的手持手機,唯有做穿戴手機才能攀上制高點。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