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04

詹宏志說:補貼是一種「發展策略」。不同於砸大錢做廣告,補貼是行為發生才花錢,而且這種「虧損」是故意的,是為轉換消費者行為所需要的資源,在美國很常見,大陸更成「標配」,而且補貼費用是賠愈「多」愈好,賠愈「快」愈好。。。。。

米勒說:補貼的作用就像發條,得不時重新上緊發條,才能再次驅動消費者。


(圖:在Gareth Pugh的一場秀中,模特兒化身為發條娃娃

-------------------------------------------

創新工場李開復的團隊,在《管理者為什麼無法留住一流人才?》這一篇文章中,說到一個觀點:「在國外有一個說法,如果你的公司碰到了問題,大船可能要沉了,但是你還有很少的資金,只能交給整個公司中10%或者5%的人讓他們去探明方向,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清楚這10%的人他們是誰,要對他們要有相當程度的認可,要給他們很好的待遇,要瞭解他們想要什麼,放權給他們。」
 

治理紊亂的企業常見得到的癥兆便是:一切都是老板說了算,不讓專業的來上手(又或者花大錢聘用的專業人士其實並沒有那麼專業)。
 

詹宏志夸談自以為高明的兩個策略,先是提出一個「剝蝦皮對策」,之後又來一個「補貼是標配」說,不但詹老一意孤行、就是要這麼幹,還很「詹詹自喜」,完全不容聽專業行銷建言。
令我納悶的是,在整個PChome企業內部中,包括股東及員工們,是否有人對於詹老板的論調感覺不妥、或曾表達異音示警?

---------------------------

補貼「配不配」?

眾所皆知,PChome和蝦皮大戰,有兩個關注點:
其一,「補貼戰」無疑才是這場大戰的主角,但是與所有以補貼為商武的其他商戰結果一樣,補貼的反作用力永遠都在,只要你停了補貼,消費者就轉檯了。
其二,商戰的結果是PChome在戰役中節節敗退,不但江山不保,還傷了商店街(商店街被下櫃,擬轉進至海外IPO),所以還被媒體標以「
小蝦米絆倒大鯨魚,PChome暫緩上市」,讓PChome面子和裡子都掛不住。

---------------------------

PChome之所以被蝦皮KO,箇中有很多因素
(請參考《米勒頻道》的「蝦P商戰Ⅰ、Ⅱ、Ⅲ」視頻)。
今日,本文只就
詹宏志的補貼說」這個論點,來做一番延伸探討。

*************************************

詹宏志說:補貼是一種「發展策略」

詹宏志說,補貼是一種「發展策略」,在美國很常見,大陸更成「標配」,而且補貼費用是賠愈「多」愈好,賠愈「快」愈好,前者是行為集結的數量,後者是速度,以過去企業補貼經驗來看,共同點是快速成長與不斷大規模集資。詹宏志認為補貼策略比行銷運用更有實際效益,透過補貼衝高用戶數,在短時間內增加大量營收,最重要的是讓用戶有持續回購的意願才是成功的策略。

詹宏志表示,不同於砸大錢做廣告,補貼是行為發生才花錢,而且這種「虧損」是故意的,是為轉換消費者行為所需要的資源。而且他認為在台灣補貼策略很有效,原因是台灣市場相對較小,對市場期待沒那麼高,加上經濟體小,因此經驗很少;詹宏志也解釋,攻擊是比防禦更好的位置,而補貼能讓自己就攻擊位置,為避免以大規模應戰可能增加的更多補貼損失,他選擇以商店街個人賣場應戰,最後,依第三方市調結果,商店街取得近51.6%約127億元的成交金額占比,成功超越對手,穩坐電商霸主地位,未來將進行年輕族群、用戶經驗、市場重整、理念調整 and others等五方面的修補工作。

--------------------------

即使PChome在商戰中敗北,外界也對於PChome的補貼策略很不以為然,但是PChome董事長詹宏志仍然不改其志,依舊堅定地認為補貼政策沒錯,錯的只是「補貼行動太慢、及銀彈不夠使」而已。

同時,為了要鞏固PChome補貼策略的正當性,詹宏志也不斷地向媒體灌輸他的「燒錢論調」,詹宏志自稱在蝦皮之役後得到了兩個領悟:「一是燒錢要快,而且也要快速取得成果;二是要快速募集打仗資金,而且不能打仗打到一半斷糧」,詹宏志說,「他最後悔的事,是太晚認知到資本的力量」。

看來,詹宏志得到的領悟,總結就是「燒錢補貼不斷糧」這七個字!
而且,
詹宏志對於「補貼策略」無怨無悔,他說「若賠錢才能取得市場地位,還是會這樣做」。
但到底,這是詹宏志的領「悟」,還是繼續錯誤下去的「誤」呢?

--------------------------

★視頻1 (短視頻)-《5分鐘商事》[502-1] 2’22):
PChome應開外掛 而不是跳火坑
https://youtu.be/UxtLT0ukh88

-----------------------------------------------

米勒說:補貼要「量力而為」,不是誰都可以

詹宏志只看到了補貼的其中一部份,他選擇美好的那一面,卻沒看見錯的、壞的那一面。
事實上,
在中國「補貼不是標配」,「虧損才是標配」

米勒說:補貼的作用就像發條,你得不時重新上緊發條,才能再次驅動消費者。

詹宏志為了將「燒錢打割喉戰」的策略合理化,而提出「補貼是標配」之說。但是這裡頭卻有不少謬見蠹思。
而且補貼應要「量力而為」,不是放諸四海皆準,也不是誰都可以、誰都能用補貼這一招。

第一、如果有錢就任性--
如果大家都在做同樣的事(籌募銀彈之後,用補貼戰替代正規品牌經營及行銷作為),那麼何以在眾多競爭者出線、展露頭角呢?。
而且,美國市場與中國市場的商業競爭模式,和台灣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前兩者都是資本市場,而且孕育出很多獨角獸,還有一個與台灣很大的差異是,美中的地理幅員遼闊,加上電商消費盛行、電子支付普及率高於台灣,這種種的差異,都造就了這兩地市場與台灣市場的大不同。

第二、無論從策略與行銷層面來看--
補貼都絕對不會是一個好的策略及行銷手段。最基本的一點是:補貼無法培養顧客忠誠度,而沒有忠誠的顧客,便不能為企業帶來穩定的獲利、便無法創造未來可見的利潤與穩定現金流、也就無法創造企業價值。

歷史的企業案例亦不斷提醒我們,這種只為維持短暫市佔率、而且虧錢去做的事情,通常下場都不太好,用成語來說,我們會說這種行為是「殺雞取卵」、「竭澤而漁」或「揠苗助長」,有人會覺得,做這樣的行為是很值得誇口的事嗎?

近期美國這些大的新創企業,尤其是網路科技業,「補貼」本就是他們慣常的商業模式,而中國則更誇張,對補貼的著迷程度更有有過之而無不及,且已成為在中國市場營商的普遍且特有之現象了,我將此稱為「中國式競爭」或「掠奪式競爭」(有人則稱之為「暴力式競爭」)。

米勒在《星巴克的變法圖強之術(中)》(http://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48585247)這一篇文章中便提到:
中國大陸的連咖啡與瑞幸咖啡,這些也被稱為「互聯網咖啡」的品牌,用的則是另一種「快速崛起」的營運模式。跟快銷品的營運模式如出一轍,他們的經營策略很簡單,見效卻很快,那就是「砸錢補貼」這種「掠奪式競爭」!

或許,在大企業、尤其是新創企業及網路科技業,補貼在美國很常見,大陸更成「標配」,但是「補貼」絕非市場營銷的通則鐵律,更不是人人可以為之。

-----------------------------------------------

詹宏志的「燒錢說帖」


詹宏志的邏輯思維有兩大謬誤:
第一,
按美式的打法,打到市場上只剩下你這一家稱王,你就贏了,這樣的補貼才有意義,才是贏者全拿的局,否則玩補貼便是在幹蠢事;

第二,打補貼戰不但要有雄厚資本,銀彈不足的人玩不起也不該輕碰,而且有銀彈也得挑對對手,不但要審時度勢也要量力而為,像是優步雖然有很多資金可以燒錢,但他在中國反而被滴滴踢出局,因此如果用燒錢也踢不走市場上的競爭者,那麼便不該打這場燒錢戰。

在中國,先前滴滴與優步為了爭奪中國市場,雙方之間曾經展開過激烈的燒錢大戰,競相補貼降價,讓中國的網約車市場交易規模在2015年整個「井噴」,但最終帶來的是二者都巨額虧損;有人估算2015年整個中國的網約車市場燒掉了200億美元。。。。。。。。。

【米勒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XA98lPMDJWnxCEe1PC9A

※欲快速瞭解米勒的觀點與策略評論,可收看下一集《蝦P商戰Ⅲ》視頻:「3招釜底抽薪計,助大P抗敵」。

-----------------------------------------------

 

Ÿ歡迎加入LINE@會員 (掃瞄QRCode.可加入LINE@會員) 。

 

【發表於:2018/09/27───  米勒的行銷世界】

----------------------------------

~~延伸閱讀~~
另外這支視頻,在第10分鐘~24分鐘左右,股市憲哥談東南亞的網購電商發展,也講了一點手機(OPPO),並略略帶到PChomehTC,有興趣者可以看一下。
https://youtu.be/1eGGdERJjS0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