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9-03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2164391397035010
由於未有「模式多樣化」之概念,或是未能用心去鑽研及深入瞭解單一模式的作用與限制,以致於多數的企業以為只要有一種模式就可以了,他們不知道的是,只有讓自己保有「商業模式的多樣性」,才能讓企業立於不敗之地,至少也能將可能失敗的風險降至最低。

------------------------------------

商業模式的3個特點:多樣性、變形、循環

Adrion J. Slywotzky等人提出,商業模式有3個特點:多樣性、變形與循環…

之前我說,「商業模式可以很簡單」。
商業模式的「外相」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內蘊可不簡單,關鍵是「如何設計」你的商業模式。(請自行參閱《(商模4)什麼是商業模式-2》

不過,在設計商模之前,最好能先掌握商業模式的基本特性,這樣就可以慢慢地從中去做商業模式的設計的變化、亦能自由地運用模式了。
所以,今天要談的便是「商業模式的三大特點」。

image

------------------------------------

商業模式的第一個特點:多樣性

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中,雖然有些實務上的狀況,某些產業或產業中的某個業者採行的商業模式,僅涉及以單一模式為特性,並以此做為策略改變與競爭異化之主要依源,比方Uber一開始率先架構之叫車平台是以共享為商模,而後的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亦皆以此共享商模為本,其共通性便是它們的商模均偏傾於共享經濟這樣的「單一模式」。

但大多數的實務狀況則不是只有單一模式這麼簡單,多數企業之商業模式較少是「單一性」,而是極具「多樣性」,其特色包括:具有多面性、比較複雜,且在單一的經濟領域內經常出現數種模式。於此同時,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商業環境,亦經常會被三到四種模式重新塑造。(※1

※1、這裡所指的「模式」,包括商業模式與盈利模式,特別是後者;據Adrion J. Slywotzky等人的研究,企業會同時使用三到四種不同的利潤模式。

-----------------------------

1)、多樣性:

為什麼,模式會有多樣性(而且也需要如此)呢?

因為,每一種模式皆可以「各自凸顯複雜策略大局的其中一個不同面相、或用以界定某種策略課題,同時,通常一個單一的模式亦能清楚說明特定選擇和行動上的含意」;換言之,單一模式各有其特定用途或利便之所,也因此,雖然模式愈簡單愈強大,然而沒有一個單一模式可以滿足所有的商業需求,於是乎,如同大自然法則的變化永遠會朝多樣性方向而去,在商業的世界中,商業模式也是如此,自然也會發展出模式的多樣性來。

此外,如我在「ABC競爭模型」所談到的「B(Business)」,也就是「商模」為什麼需要創新的理由,那是因為現今企業已然面臨此三種同時存在之競爭態勢:不同產業的競爭、不同商模的競爭、以及無中生有的競爭。

由於競爭愈形嚴苛,加上商業模式的第二個特點(變形),再再都使得只靠一種單一模式的話,很難立足於競爭且多變的商場上,所以,模式不但具有多樣性,也需要發展成多樣性模式(意指企業需要有好幾種商模)。

另一方面,商模多樣化既已成常態,即使企業覺得能在其中找到某個適己的商模,或是經由深入研究而看穿哪個商模、並解出其背後的圖像密碼,但由於我們很難同時追蹤這麼多商模,也很難可以經常地做出正確的決定(選擇及做決策);其根本原因,很大一部份就是因為這些企業的決策者未能認知商業模式的第一個特點即為多樣性,而讓自己囿限於單一商模,以致於有許多施展不開之處。

由於未有「模式多樣化」之概念,或是未能用心去鑽研及深入瞭解單一模式的作用與限制,以致於多數的企業以為只要有一種模式就可以了,他們不知道的是,只有讓自己保有「商業模式的多樣性」,才能讓企業立於不敗之地,至少也能將可能失敗的風險降至最低。

為什麼許多企業,在其產業領域中失敗、出錯,以及災難頻頻出現的先天性原因,就是因為不瞭解商模的第一個特色──多樣性;想想共享單車(摩拜、OBike…等)、誠實蜜蜂(honestbee)的前例,它們失敗的主因不就是因為模式太單一、而且不成熟到足以應付詭譎且複雜多變的商業市場嗎?

------------------------------------

商業模式的第二個特點:變形

各種模式不可能以同樣的方式呈現,此為必然之理。而您也會發現,看似不同的模式,卻有著某種相似性或關聯性,混沌學的碎形理論也能解釋這個現象,這皆是由於模式之間存在著某些相似性或關聯性,此乃變形或分化變異所致,而使得模式產生千變萬化。(※2

也因此,不管是模式或病毒,皆因其變形之特性,而得以適用於複雜且多變的環境中(無論是商業環境與大自然物競天擇的環境皆然)。

※2、關於「碎形理論」以及模式的相似性與變形,您可以如此認知:想像您正望進一個萬花筒內,只要旋轉這個萬花筒,眼睛裡所視的景象,即會因萬花筒裡那些顏色眾多的碎形紙片,每次因有不同交疊而產生出不同的圖像組合變化;而萬花筒裡就只是那些碎紙片而已,這就是碎形理論與模式的變形性。

-----------------------------

2)、變形性:

即使是一種模式,也有可能具有好幾種主要的變形,它們是因為在模式發展、創造階段的差異而產生,唯有眼光前瞻的企業人士,當他們能理解模式的變形性、並看懂這些模式如何變異而產生更好的商業環境適應性時,才能利用模式。

關於模式的變形性,您需要理解的幾個重要概念如下:
其一,同一種模式也會因消費者、產品、供應商,其各自創造力的不同而產出不同的變形,而此些變形的模式所創造的附加價值亦會非常不同。

其二,模式雖會有變形,但模式仍會其恆亙不變的地方,也就是「模式的核心概念」(指的是"要能抓住重點"──要抓到該抓住的重點)始終是不變的;舉例來說,在「產品到商標模式」中,模式的焦點在於「從產品本身到商標之利潤機會的移動」之上。
(延伸閱讀:《商業模式05式:商標促進模式》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3314066

其三,模式的變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可以反應一位成功的商務遊戲玩家,在關於策略的規劃與使用、以及創造力方面是否有高人一等之處(因為這種將模式「拆解、重組與創新」的能力,足可看出其策略與創造力之良窳)。

換個方式說,模式的第二個特性──「變形性」為何對企業而言更形重要,因為那也正是考驗一位商務遊戲玩家是否能力出眾(對於商模的體悟與掌握、以及規劃、設計和運用)之關鍵所在,我們常說某位企業執行長會不會商模,看的便是他們如何「玩商業模式」,而其中關鍵處即在於能否看穿並掌握到模式的變形性。

------------------------------------

商業模式的第三個特點:循環

關於「商業模式」(特別是指獲利模式這個定義上),已經有學者為了便於理解,而將「模式」分為許多種雛型(Model)(※3

任何一種模式在其生成與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發展速率,有些模式就像轉動非常緩慢的巨輪,有些則轉動得非常快速,但撇開"轉動快慢"之說,我們可以發現到各個模式或模式之間會有「循環周期」;也就是說,一種模式從生到用、再到變,或再至瓦解、然後再重組或整合,其間亦有生命周期與循環性。

這種模式的「循環性」,同時與模式的周期性﹝生、變、用、瓦解、再生﹞相呼應,換言之,所謂模式的「循環性」會以「周而復始」及「重覆性」這兩大特徵做呈現(這也是吾人用以觀察模式的「循環性」之依據;而周期與重覆,此則皆為模式「循環性」的一部份。再者,以重覆性來說,它和我上所說的變形,所依據的理論(碎形理論)如出一轍──在細微處可觀察到其重覆性。

※3、商業模式可概分為7大類組態(巨量模式、價值鏈模式、消費者模式、通路模式、產品模式、知識模式、組織模式),而且還可再細分為至少30種利潤模式(例如:集中模式、科技模式、通路多元化模式、通路壓縮模式、產品到解決模式知識到產品模式、力量轉移模式、消費者重新定義模式……等)。

(※PS.如想瞭解更多,請參見本文最末-有附兩篇文章的網址鏈結)

-----------------------------

3)、循環性:

就Slywotzky的論點,一般來說,「瓦解、再整合、整合」是循環週期比較長的模式,而有些模式(例如通路增生模式、從產品到商標模式、技巧移轉模式…等)則可以在更短時間內就發展成熟。決定模式生成發展速率的因素不只是模式本身的性質還包括它的消費者及產業的各種狀況

近代的一些模式,很明顯地,其發展與形變的速率普遍都較快,除了是因為這些產業本身的狀態本來就是短周期性的模式,同時也是因為這些產業及其消費者屬性使然(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模式、以及幾乎一面倒向電商及新興科技運用),也與科技的運用和經驗的學習有關,例如共享模式即是、或是「大人物」類屬的新商業型態及其模式等。

模式的循環性有其規則,但這樣的規則特性卻是可以輕易被打破的,譬如說,過去像是航空業等,其技巧轉移模式可能需費時十年才能發展完成,但那是在廉航出現之前。

因此,如果想要創新模式,您必須先丟棄的就是模式的「循環性」這個規則;請記住,過去的規律,未來將不再有效!

-----------------------------

最後,再做點小補充

其一,模式既然有多樣性,自也有複雜或簡單的程度。
但有人或許會問:簡單的模式或複雜的模式何者較好?

關於這個問題,並沒有定解,而且,模式的簡單或複雜程度,與該產業的特性(簡單或複雜)亦無正相關性。

只能說,比起去關注模式的簡單或複雜何者較有力,我們更應該關切「多模式」之重要性;我們不應該指望僅憑單一模式,就能解決大多數的狀況(憑單一模式走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

其二,模式的三個特性,是彼此互相勾串的。
比方說,「變形」與「循環」會形成一種「相變性」,而使得「多樣性」增生。

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某種產業從另一種產業的模式中得到啟發,而將其他產業的模式運用到自身產業領域來(當然,在模式移植及轉換的過程中,其間必然會有若干改良、修正或創新),而形成威力強大的新模式、產生破壞性的市場顛覆效果,這樣的例子多不勝數。

比如,gogoro電動機車當初標榜它們是用做手機的概念在做電動二輪車,無疑地,是以一種全新的模式存在於電動機車這塊領域中,但gogoro的模式是移植而來,當許多企業正苦惱於模式要如何創新時,殊不知,「模式移植」已經擺在眼前,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是一條創新模式且降低失敗風險的康莊大道。

 

【發表於:2021/09/16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附錄:想瞭解更多「關於模式」,請參見以下這兩篇文章:

1《(商模4)什麼是商業模式-2》
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2838870

2《(商模6)商模的3大基石》
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3193570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