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01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359905794150245
七喜是個「以定位行銷成功區隔市場」的經典範例。1960年代的碳酸飲料兩大霸主,只有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而已,其他一堆「猴群品牌」都只能靠邊站。
1967
年,七喜的「市場開發策略」是以「非可樂」做為行銷定位,這使得它成功地在「可口」與「百事」兩大可樂飲料之外,成為消費者的另一種最佳選擇,不僅巧妙地與兩大可樂品牌產生掛鈎聯結效益,更讓自身處於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同列三公之卓然地位。

 

**************************

3、既有產品對應新市場的「市場開發策略」

作法:

市場開發策略最簡單的方法便是開發地域面、通路面、與行銷面的新市場,也就是經由地域性市場的擴張行動、或是開發其他更多的配銷通路,比方增設實體店或擴大網路及其他多元形式的新通路,來達到市場擴張(開發)目的。

有時,比起開發更多的新市場,適時調整及修正市場的開發方向反而更重要。

例如華碩2017年手機事業持續虧損,既打不贏中國的品牌手機,但華碩也不想放棄手機事業,因此2018年便重新制定手機的市場營銷策略,去年華碩手機擬定的「市場開發策略」是:避開一線市場,轉攻「英雄市場」。

2018年8月,施崇棠坦言智慧手機市場戰況激烈,華碩不能貪心,除了會避開中、美等一級戰區外,亦將更聚焦資源,所以會採重點式布局,挑選重點產品、重點市場,以「於華碩最有優勢的重點國家」為目標市場全力深耕,因此未來將全力搶攻印度、東南亞、中南美…等這些尚有機會稱雄的「英雄市場」。

--------------------------

市場開發策略的另一類作法,則是找出新的區隔市場、或發展新樣式的產品;換言之,也就是利用「新市場區隔」或是「市場重定位」等行銷作法,將既有商品導入到新市場。

舉個例子:

關於「以定位行銷成功區隔市場」的經典範例,便是七喜(7-Up)汽水早年所採用的「七喜──非可樂」定位訴求。

七喜所用的「市場開發策略」,便是以「非可樂」為定位,將自身產品與已經占據潛在客戶心智的東西(可樂)產生聯繫;七喜「非可樂」的定位,這使得它成功地在「可口」與「百事」兩大可樂飲料之外,成為消費者的另一種最佳選擇,不僅避免與兩巨頭的正面競爭,還巧妙地將自己與兩大可樂品牌產生掛鈎聯結效益,讓自身處於「與可口可樂及百事可樂,同列三公」之卓然地位。

1967年,七喜汽水(7-Up)異軍突起,當時碳酸飲料的兩大霸主,只有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而已,其他一堆品牌都只能靠邊站,當時包括可樂類及汽水類…等眾多的碳酸飲料品牌,共有數百個之多,而七喜汽水只是其中之一。

1929年,查爾斯·格利戈設立Howdy-Corporation飲料公司,和當時的多數飲料公司一樣,Howdy-Corporation公司販售的也是由自家調製配方的碳酸飲料,他們的第一款產品是名為Howdy的橙味汽水。Howdy的橙味汽水問世兩年多之後,查爾斯·格利戈又做了許多不同配方的嘗試,然後決定再生產另一款新配方汽水,他希望這款新配方汽水可以給消費者不同的感受,因此便將新產品取名為「7-Up」汽水(為何叫做「7-Up」?最普遍的說法是:7代表裡頭含有7種主要配方調料;而Up則是說明這款商品是加入了碳酸劑成份,而能產生上升汽泡之碳酸水)。

在1920年代的美國,經濟很不景氣,而當時市場上的碳酸飲料將近有600個汽水品種紛紛從市場上消失不見。總之,或許七喜汽水(7-Up)真有其獨特口感,所以能從激烈競爭中存活下來(後來查爾斯也將公司改名為七喜公司)。

到了1967年,七喜汽水才正式嶄露頭角,七喜汽水以舉世矚目的非可樂(Uncola)定位策略加入戰局,明確地告訴消費者,除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之外,其實還有第三種選擇,這樣的訴求很快就讓它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七喜藉由「非可樂」的成功類別定位宣言,將碳酸飲料市場一分為二:一邊是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可樂飲料陣營,另一邊則是「不含咖啡因」的「非可樂」(Uncola)飲料陣營的七喜汽水,七喜汽水在眾多的可樂飲料市場上為自己「創造」出了一個新的市場局面,一下子讓自己擺脫猴群地位,將其他的碳酸飲料品牌甩到後面,也使其在龍爭虎鬥的美國碳酸飲料市場上,一舉占據了老三之位。

自從「非可樂」宣傳啟動以來,七喜汽水第一年的銷售量便提高了10%,而且以後每年都有所增加,1968年時七喜公司的凈銷售額已從8770萬美元增加到1.9億,七喜汽水也成為當時代、世界上的第三大軟性飲料品牌。
 

**************************

4、新產品對應新市場的「商品多元化策略」

作法:

開發新產品進入新市場,也就是以新的產品面對新的市場顧客。因為包括產品和市場可能都是全新的、而且是更多樣化的經營型態,故又名「多元化產品(多樣性產品)策略」。

舉個例子:

您知道,在近二十年前,「全球製表王國之首」是出自何地製造的手表?
(提示:不是您以為的那裡!)

------------------------

只要想到手表,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瑞士表,像是百達翡麗、愛彼、江詩丹頓、豪爵、勞力士、蕭邦、伯爵、雷達、梭曼、浪琴、艾其華……等這些知名品牌的表,全出自瑞士(※1)。

自上個世紀以來,瑞士一直是全球精密機械表業的代名詞,只要提到鐘表,直接聯想到的便是瑞士這個鐘表王國;除了瑞士製造的表,似乎已不做他想。

但其實,世界上以手表製造聞名的國家(地區),其實有三強之說。

或許您知道的是,除了瑞士之外,日本的手表也名聞遐邇,而且日本表也同瑞士一樣,皆以「機械表」著稱,只是日本表的品牌等級不若瑞士表那般奢華高端、也不如瑞士表那樣強調極精密的複雜工藝技術;正確來說,瑞士表代表的是奢華高端與複雜工藝,日本表則以石英表為本家,亦以石英表攻破瑞士的第一地位,直到1983年Swatch出來扮演救世主,才讓瑞士表重拾世界出口第一聲勢(※2)。

不過這是另一個故事了,不是本文要敘的事兒。

回歸主題。關於「手表」,尚且還有您不知道的兩個出人意表之事:
第一個出人意表的是:除了瑞士和日本之外,另一個手表巨頭便是香港;
第二個出人意表的是:如以數量來算,香港製造的手表,在七零及八零年代,超越了日本與瑞士,位列全球表業的三強之首。

在1970年代,瑞士的製表工業陷入嚴重的危機,雖然全球市場盛況空前,瑞士手表的出口量卻大幅下滑,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至1983年靠著Swatch集團中興瑞士製表產業之前),據估計瑞士表的出口額減少將近一半,瑞士鐘表的全球市佔率亦從1974年的43%降至15%,繼之而起的則是香港、日本,以「低價製造」將瑞士從鐘錶界之首,擠到了第三名。

瑞士表是珠寶結合工藝的高價奢華機械表,日本表則囊括了平價與低價的石英表及電子表市場,此時香港表的做法是,除了低價化策略之外,他們也將「香港製造」的競爭定位重新修定。

香港表所制定的市場/商品策略,並不光是只有價格考量,而是同時朝「新商品與新市場」並進的「多元化商品策略」,低價是必要的,但要衝大銷量亦必得衝破市場才行,因此香港表便從造型、設計、花樣、形狀、款式…等去做創新。

於是,瑞士表突破了手表「這項既定商品的框架形式」,將手表從「腕表」變成更多樣、且具有更多功能組合的商品,此舉也讓手表進入更多元的市場中,例如瑞士表製造出時裝手表、運動手表、筆形手表、鏈墜手表(我曾買過好幾個鏈表,其中最喜歡的一只是金龜子的造型),情侶手表、兒童手表(以前的手表是大人的玩具,也常做為升學或成年時送禮之用)、計算機表、里程手表、計數器與碼表、打火機手表、時差手表……等。

彼時,「香港表」乃以其商品的「多樣性」與「多功能性」(多元化商品策略),一躍而居於日本、瑞士之上,而成為全球表業的三強之首。

-----------------------------------

Ü課後複習:

Ansoff矩陣的四種組合,及其四種對應之企業營銷發展策略:

1、既有產品對應現有市場的「市場滲透策略」
Ex:嬌生嬰兒洗髮精

2、新產品對應現有市場的「產品開發策略」
Ex:李施德霖漱口水

3、既有產品對應新市場的「市場開發策略」
Ex:七喜汽水

4、新產品對應新市場的「商品多元化策略」
Ex:香港表

------------------------------------------

1、以下這些名表,何者不是瑞士表?

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ACAlexandre Christie )、愛彼(Audemars-Piguet)、江詩丹頓(Vacheron-Constantin)、寶璣(Breguet)、寶珀(Blancpain)、豪爵(ROGER-DUBIUS)、雅典(Ulysse-Nardin)、芝柏(GIRARD-PERREGAUX)、勞力士(Rolex)、萬國(IWCInternational-Watch-Co.)、積家(Jaeger-LeCoultre)、蕭邦(Chopard)、伯爵(PIAGET)、崑崙(Corum)、丹尼爾·羅斯(DANIEL-ROT)、尊達(GERALD-GENTA)、歐米茄(OMEGA)、杜彼蕭登(DUBEY&SCHALDENBRAND)、雷達(RADO)、摩凡陀(MOVADO)、綺年華(ETERNA)、尚美(XEMEX)、梭曼(REVUE-THOMMEN)、伯特萊(PERRLET)、艾登(SCHWARZ-ETIENNE)、浪琴(LONGINES)、雅克(JACQUES- ETOILE)、帝瑪(TUTIMA)、辛恩(SINN)、瑞納(RAINER-BRAND)、寶星(TEMPTION)、寶齊萊(Carl-F.-BuchererCFB)、豪利時(ORIS)、天梭(Tissot)、美度(MIDO)、梅花(Titoni)、英納格(ENICAR)、羅馬(ROAMER)、西馬(Cyma)、百浪多(Pronto)、艾其華(OGIVAL)、時度(DOXA)、山度士(SANDOZ)、尼維達(NIVADA)、雪鐵納(CERTINA)、寶星(JUNHANS)。

 

答案是:以上皆是!

---------------

2、瑞士表興衰更迭簡史:

16世紀末,法國的宗教鬥爭導致的大屠殺,讓追隨加爾文的胡格諾派教徒紛紛逃到瑞士,於是為瑞士這個地方帶來了製造鐘表的技術,這種法國技藝與當地的金銀珠寶首飾業相結合後,便出現了瑞士獨一無二的製表業,當時的製表都是純手工製造、老師傅們以技藝相承,造就了瑞士表以金銀及珠寶鑲嵌的奢華風格。

幾個世紀以來,瑞士的製表工藝幾無變化,即使到了1845年開始有了製表機械,將製表業從手工製做導入大批生產模式,也讓這個行業真正變身成為現代工業化的產業。

此後,在整整一個世紀裡瑞士的製表工藝愈發地名聞遐邇,但除了製表機械技術讓瑞士手錶產量迅猛上升之外(最高年產量曾高達一億只;全世界的出口名表中,每10塊就有7塊來自瑞士,瑞士製表業依然沒有麼很大的變化,瑞士表的目標消費階層仍然是那些富裕、喜歡收藏奢華瑞士名表的消費者,他們肯為每一塊瑞士表付出高價,只因為這塊表上面印著的是「瑞士製造」。

然而,到了1970年代,由於石英表及電子表的先後出現,平價的石英表及及電子表以低廉的價格、可靠的品質,讓手表不再變得那麼貴不可及瑞士表依然奢華,但是產量已被日本、香港等國超越。

-----------------------------------

~同場加映~

「短視頻」看這裡:第一個關聯矩陣-安索夫產品市場矩陣 (中)
https://youtu.be/p6vXfNX5tT0

看更多視頻,請搜尋米勒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XA98lPMDJWnxCEe1PC9A

 

【發表於:2019/03/07───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