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648882555252566
認清擁有的內容本質很重要,如果《蘋果新聞網》一開始就先瞭解自身媒體屬性與本質,就不致貿然打出「網路報向讀者收費」這一著爛牌了。
《蘋果新聞網》要做的是拉攏其他內容媒體(例如端傳媒…等),透過「產品組合效應」,強化整體內容的質與量,並將內容做好分類之後,再進行漸進式與分層次之收費測試…

---------------------

時序進入2020年,農曆金鼠年已來到,回顧過去一年,不少企業面臨困境卻不知從何而解,於此歲末與年初之際,讓我們﹝盤點2019年﹞。
米勒列出了2019年不順遂的台灣十個品牌企業,要替他們問診開方,希望能助這些企業順利轉型。

整個2月,這幾期的內容,即為:「台灣十品牌之轉型突破口」。

新的一年,期待大家都能有一番新氣象。

在此恭祝大家──新春開運,福至泰來。

-------------------------

﹝盤點2019年﹞台灣十品牌 轉型突破口

箋箋數言,明燈指路。
望為企業點出掙脫困境之破口暨轉型方向。

知名廣告公司(TBWA Worldwide)董事長,也是蘋果電腦「1984」廣告與「非同凡想」(Think Differnet)品牌口號的重要推手-李 克勞(Lee Clow)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位客戶的生意問題,光靠廣告就解決得了」。

你寧願花很多錢去做廣告,卻不願花錢去聘請行銷專家協助解決問題?
廣告,無以解決企業問題,企業必須先找出問題並解決它們才行;企業在找廣告公司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尋求策略行銷專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之法?

~【策略行銷顧問-米勒】

*******************

四、蘋果新聞網

2019年中旬,蘋果新聞網開始啟動它的「數位轉型計畫」,我不知道蘋果報系高層的真正想法,因為外界實無以窺探蘋果報媒之企圖想法。究竟其心之所繫,是為該新聞媒體大轉型計,是其「媒體轉型」計畫之第一步,或僅以「數位轉型」視之即足矣?

《蘋果新聞網》數位轉型出師不利

「蘋果網路新聞」更名為《蘋果新聞網》、並開啟付費訂閱模式的作為,這是蘋果報媒在2019年所做之最大改變,然而,不管這是否為其企業轉型計畫之一環、或是為內容收費所做之嘗試,我個人認為,無論從結果或成績來看,該項計畫都是不成功的。

先前《蘋果》這家新聞媒體,本就以《蘋果日報》為主(尤其是在賣掉了壹電視,並收掉了「動新聞」和整個動畫製作部門之後),而其「網路新聞網」原本只是一個能額外多收取網路廣告、附帶的一個新聞網站而已(在數位時代下,大家都會有個自家網站,新聞媒體當然亦不例外)。

換句話説,蘋果報系雖為一家知名的台灣新聞媒體(知名,是其最寶貴的資產之一;內容,則沒有他們自覺的那麼貴重),但相對於其他媒體同業不斷擴大自身的媒體觸角領域,蘋果這家新聞媒體則反而愈形自我限縮,在數年前更已回復至其來台伊始的最原始狀態,也就是以《蘋果日報》為主體的報媒地位而已。

身為壹傳媒集團的一份子,台灣蘋果報媒以《蘋果日報》做為火車頭,其在台灣的媒體事業也曾有過輝煌高峰,與香港壹傳媒不同的是,「台灣壹傳媒」跨越了紙媒版圖限制,為了成就黎智英想要成為港台「傳媒」龍頭的定位與企圖,台灣壹電視的成立可謂是其代表之作,可惜,最後仍是撐不起黎智英對台灣媒體市場動能的擘畫,隨著壹電視出售,整個壹傳媒版圖最後還是宣告以潰散告終。

2009年開始,是壹傳媒最風光的時期,不過只持續三年的好光景。
2009年8月13日,台灣壹傳媒(壹傳媒傳訊網)向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設立五個頻道,分別是新聞台、資訊綜合台、娛樂台、電影台和體育台;2010年7月30日,壹電視在官方網站上開始試播;2010年12月28日,壹電視風光開播,並將頻道正式更名為新聞台,隨後綜合台也正式開播,並新增網樂通管道供觀眾收看。到了2012年10月1日,卻傳出台灣壹傳媒分批裁員的消息,其中壹多媒體娛樂裁撤204名,壹電視裁撤300名,共計504名,於此同時,也將造成財務壓力過大的網樂通即起停止部分功能。

壹電視及台灣壹傳媒的其他媒體部門相繼出售之背後原因,不論如外界所分析,是因為台灣壹電視上架受阻、禁不起長期虧損,也有傳聞說是黎智英看壞台灣媒體經營環境,或是由於整個集團轉型太慢、加上決策與投資錯誤…等因素。無論如何,壹傳媒集團不得不出售資產、割捨電視台,以籌集更多用以支撐原本的核心事業部門(紙媒事業部門)之營運資金。

(當時傳出黎智英其實原本打算將《蘋果日報》、《爽報》連同《壹電視》,打包賣給新買家,有評論說其決策背後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當年台灣政治氛圍有些混沌曖昧,讓黎智英對台灣民主前景相對看淡,二是由於對整體紙媒經營的前景不看好,所以想一併整個出脫媒體事業;反正,不管理由為何,俱已足證在若干年前,黎智英便已不看好台灣媒體經營的前景了。)

總之,後來黎智英的壹傳媒集團事業迅速崩塌終是事實。然而,2013年出售《壹電視》、和撤掉等其他非核心部門以圖斷尾求生只是開端;另一方面,紙媒與電視台同樣都面臨到前所未有、影響營運的幾大衝擊,除了免費的網路新聞與內容隨手可得之外,再加上視聽閱眾收視習慣轉移至手機等移動載具,導致紙媒與傳統電視媒體視聽用戶都日益縮減。

結果是,收掉電視事業之後,紙媒事業仍持續崩跌,至少自2017年起,壹傳媒集團旗下所有刊物,銷量便都持續下跌,其中指標性的《蘋果日報》實銷量更是屢創新低,香港《蘋果日報》的實銷數量於2018年6月時已跌破9萬大關,台灣《蘋果日報》的狀況也不見好轉,因此,2018年才會又收掉《壹周刊》紙本發行(201844日,台灣《壹週刊》發行最後一期紙本期刊)。

於是,在紙媒銷量持續下滑、又看不到止跌回升跡象的同時,連帶也帶壞壹傳媒賴以維生、最主要的營收來源(廣告業務)日益枯竭,同時營運成本則又不斷加重,此或許亦是《蘋果日報》亟欲轉型為數位媒體之肇因唄。

總之,自此之後,台灣壹傳媒最後只剩下《蘋果日報》,故而只能以「蘋果報媒」稱之,其「傳媒」之擘畫已不復存矣。

不過,另一方面,蘋果報媒(《蘋果日報》)轉型為網路新聞網(《蘋果新聞網》),則有其脈絡可循,從2018年《壹週刊》不再發行紙本刊物,全面改為網路發行形式的那一刻,當時蘋果報媒就宣示未來將朝「網路媒體」方向發展,這番聲明不光只針對《壹週刊》而已,也等同預告未來《蘋果日報》的出路──「網路化、數位化」勢在必行,只是時間早晚,幾時才要推行而已,而這個「網路化、數位化」的時程,即於20195月以《蘋果新聞網》推行付費訂閱制做為試金石。

【本節文末,另附有兩篇「《蘋果新聞網》數位轉型出師不利」相關文章評論之鏈結網址,有興趣的讀友可點閱參考(※)】。

------------------------

《蘋果新聞網》得以反敗為勝的關鍵

蘋果報媒要從《蘋果日報》轉至《蘋果新聞網》,這個轉型的大方向是對的,想要推「付費訂閱平台」的想法也無不當,但是其做法不夠好,沒有全盤大格局的規劃,加上做法太粗糙拙劣,這是其最大敗筆。

首先,應先認清其本質與優劣所在──

第一,《蘋果新聞網》的本質是新聞媒體,恕我直言,專業財經的新聞媒體在台灣尚且未到可以收費之時,更何況是綜合性報導的新聞媒體,新聞媒體在數位轉型過程之初,導入會員制的這個做法是對的、也是必循之路,但是一開始就急著收費(且索價不菲)、做法又粗糙,則是很糟糕的決策。

導入「會員制」或「訂閱制」之前,「商品與服務的內容」以及「良好的顧客體驗」是這家企業必須優先建置的兩大磐石,這個道理,亞馬遜的傑夫.貝佐斯最懂,而這兩個要素,才是《蘋果新聞網》最該優先做的事。

在亞馬遜成功之後,亞馬遜與貝佐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績便是,貝佐斯有一次在一家餐廳見投資人,對方問他「亞馬遜的商業模式是什麼?」,這時,貝佐斯用一張餐巾,手繪了一張他稱為是「良性循環」(Virtuous Cycle)的商業模式示意圖,這張圖後來被稱為是「Amazon的成長循環圖」(我會在下一期談「燦坤」時再來聊,因為燦坤在數位轉型與體驗上,也遇到同樣的問題)。

如果《蘋果新聞網》一開始就先瞭解自身媒體屬性與本質,就不致貿然打出「網路報向讀者收費」這一著爛牌了。

認清擁有的內容本質很重要,《蘋果新聞網》要做的是拉攏其他內容媒體(例如端傳媒…等),透過「產品組合效應」,強化整體內容的質與量,並將內容做好分類之後,再進行漸進式與分層次之收費測試。

第二,蘋果報媒的市場就在台灣和港澳這兩地,而當其內容發行型態與流通通路移往網路(+數位)之後,大陸也將成為《蘋果新聞網》的另一個新成長市場。於此「亞洲華文市場」之內,《蘋果新聞網》頗有勝算,它強在「在地化」,「好看、及非黨媒報紙」則是它的第二個強項,高滲透率與高穿透力,將是其致勝契機。

很明確地,蘋果報媒自該以「最公正的華人在地新聞媒體」為其定位,而一開始當然不可能如《大紀元新聞網》一樣直取「海外最大中文媒體」定位,《蘋果新聞網》的市場則很明確,港台兩地便是主要戰場,「亞洲在地、最貼近中台港澳的中文媒體」便是其媒體定位。

再者,由於香港受到政治力嚴重干擾,加上這兩年香港局勢極不穩定等因素,因此,蘋果報媒不管是要變革圖強或轉型求變,以台灣為基地,乃為其唯一戰略。

相較於台灣其他的綜合性新聞媒體及報媒,蘋果報媒這些年來奠定「新聞報導最公正客觀、新聞最好看、最多人看的報紙」的評價,都是它的重要資產,也是最強的競爭利器,所以,原本他們當前最重要應做之事,並不是提高收費方式(將網路形式的新聞內容變成新的收費商品)並將成本轉嫁給讀者,而是要想辦法擴大滲透率、做大新聞散播能量圈,以及加強對讀者的黏著力。

《蘋果新聞網》從紙媒要轉型到數位媒體應設定的兩大任務,一是強化視聽閱眾的「黏網慣性及數位閱讀習慣」,二是增進讀者「視聽閱之體驗」。

可惜,前一波《蘋果新聞網》的作法,卻與其正確應為之戰略完全背道而馳。

-----------------

《蘋果新聞網》的轉型突破口在哪裡呢?

在還沒有太遲之前,關乎蘋果新聞媒體之數位轉型暨策略營銷,建議黎智英可以找米勒簽顧問約。

其次,應擘畫三大戰略要素:定位、未來目標與新的獲利模式──

以下,是《蘋果新聞網》轉型突破口的幾個切入要點~
(一)、重新定位:

比起直接販售自家(數位新聞)內容,我認為《蘋果新聞網》有更好的策略性做法,高層應思考的是重新改變其媒體定位本質,從「數位內容訂閱平台」出發更好,初期仍可以先從新聞與深度報導的內容平台做起,之後則不拘只限新聞內容類別,因為重點是在建置一個平台,這是他們未來應走的創新商業模式之路。

蘋果報媒應將之視為是其轉型的之首要目標(不只是從紙媒轉向至《蘋果新聞網》並立即收費獲利,而是應以建置成為一個「內容平台」為其轉型之大目標)。

《蘋果新聞網》(蘋網)的競爭者,如自由時報、東森新聞、TVBS網路新聞,所有網路新聞內容幾乎大同小異,讀者也不在乎新聞出處為何,所以,要如何做到「差異區隔化」,甚至能夠做到「拉幫合眾」-建立一個「新聞內容聯盟平台」,關鍵不在新聞或內容,而在於「訂閱」這件事。

一個可以符合共同利益的【訂閱平台】,便是蘋網要訂的目標定位。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蘋果新聞網》很有機會成為第一個亞洲華人市場的「數位內容訂閱平台」,這是米勒給他們的新定位(《蘋果新聞網》賣的不再是蘋果自家新聞及以「販售新聞」為主,而是成為一個訂閱平台,並且於前述利基市場之內,提供其他內容媒體整合性的訂閱服務)。

----------------

(二)、未來目標:

Apple和Google這兩大手機作業系統也有其各自的內容訂閱平台,惟在華文地區,推行力道尚有不殆,所以這是一個市場空隙。

蘋果於2019年3月25日即發表了一堆內容訂閱服務,包括影片串流服務訂閱(Apple TV+)、遊戲訂閱(Apple Arcade),以及新聞雜誌訂閱服務(Apple News+)等;其中,影音與音樂串流服務成績斐然,唯獨集結好幾百家出版商與雜誌與報紙等內容媒體的「Apple News+」,卻始終未見巨大增長,這是為何?

那是因為使用習慣和需求未被點燃,這也代表著,在這個領域(非影音的內容),「創新的商業模式」尚未出現!

「Apple News+」的訂閱平台只是讓個別內容媒體將內容上架,除了潤滑度不足之外,各家內容媒體也只是將內容直接轉至網絡上而已,這樣的數位化程度只有文字化的呈現,當然不若其他影音內容吸睛,而「Apple News+」亦並未注意到這塊空白待補之隙,簡單地說,這種直接將內容當商品上架的做法,會因缺乏體驗而使得讀者付費閱讀之普及門檻難以被跨越,消費習慣自然無法被改變。

此外,前面我也提到《蘋果新聞網》勝在「在地化」,因此,《蘋果新聞網》只要將其政策更改為「收攬、同盟」,而不是「獨食、對抗」,這樣定能做得比Apple(Apple News+)更好。

另一方面,《蘋果新聞網》還有一個優勢之所,是他能收攬其他內容媒體的有利籌碼,綜合性的新聞內容不易收費,卻有著高流通與高滲透的絕佳特性,因此,以《蘋果新聞網》做為平台最底層、用以吸引讀者聚集的內容地板,有助於《蘋果新聞網》轉向成為一個「內容訂閱媒體的入口網站」。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於數位化之外,「影音化」的轉型也是關鍵。所以,現在的《蘋果新聞網》(為與其新定位相配,最好也要重新更名),將來也有機會再進一階,轉型成為「影音互動購物平台」。

----------------

(三)、更多新的獲利模式:

關於《蘋果新聞網》做法的失當以及獲利模式之不足,我之前幾篇談論他的文章中已有提及,請自行參閱詳文。

先前我列舉了《蘋果新聞網》的七漏,並提出建議,現再簡述如下:

1、蘋果的問題:太急、太過。

2、會員做法應檢討這兩大錯誤:「未井然有序地轉移」、及「未做到差異化」。

3、先將新聞內容分類,收費之事則需緩動,尤其訂價策略更是大有問題。

4、推「會員限定」沒有錯,但強推就有事了,問題在其粗暴的做為。

5、好好建置你的付費牆:要設計有彈性的價格帶。

6、「內容付費」及獲利模式要更多元。

7、要做兩個重大改變之事:一是養粉,二是開放。
---------------

在此,我只做幾點簡單補充。

其一,數位化還有一個好用的設計點,那便是需以「互動的移動社群平台」(Web3.0)為基準,像是「互動」與「共享」便是必要的。
比方說,不只是發送內容,而是提供一個「互動發言平台」,這樣更能滿足人們暢所欲言的習性。

image

其二,付費牆的設計精神,在於低價(樓地板要夠低)、彈性、以及多元的商品與價格組合。
舉例來說,基礎閱報會員每月20至30元就夠了,如果不想看到廣告,只要每月再加30元即可,額外再加20元則可以提供剪報或是文章推播服務…等,像這樣,讓消費者「無感」而加入訂閱方案的訂價方式,才是「訂價組合」的最高指導原則。

其三,我再不厭其煩地提醒這一點,「平台」是轉型的大目標與大方向,而「影音」更是轉型過程中的一大利器,務必要把握並創造出此優勢!
這裡頭,關於「訂閱平台」需注意的設計要點是:平台的架構不再只是兩方的平台而已,而是要以「社群與分享」的平台為本。

其四,重點在創新的商業業模式。
如以現在的轉型方向為基模,首先要做的改變便是要降低訂價(但整體訂閱人數與穩定續訂率可以提高,所以加乘的訂閱收益反而更高),於此同時,廣告還是可以持續保留,不致一刀切,而且未來還可嘗試發展出導購廣告、或新的原生廣告模式測試,有機會再華麗變身成為「蘋果購物台」。

 

image

(蘋果購物台…………  上圖為「視覺合成示意圖」)

-------------------

《蘋果新聞網》的應許之路

蘋網》不該採用「紐時模式」 (販售自家新聞內容),也不應該循「Apple News+」路徑模式,而必須有自己獨特的創新商模。

《蘋網》的這個商模,也應該斷然拋棄那些沿用眾籌平台架構的「線上課程(線上學習)平台」(Hahow好學校、YOTTA),或是「內容付費平台」 (PressPlay)…等那些模式和架構

凡於內容、屬性、定位及架構、做法、規劃等,都必須要完全不同才行。

《蘋網》要做創新的商模,不是以內容付費或內容學習為訴求,而是從新聞出發,將自己重定位為「新聞訂閱大平台」或「內容訂閱大平台」。

《蘋網》要推付費制,一直拿《紐約時報》(紐時)當做學習範例,但殊不知,《紐約時報》的網路新聞,並不叫「紐約新聞網」或「紐時網」,仍然是為《紐約時報》。因為《紐時》知道網路與紙媒,同為互相延伸與虛實共存的關係,這即是「O型全通路」的概念;而且也因為,《紐時》即是一個品牌,他們只賣品牌,不必搞花招。

《蘋網》的作法則完全違背這個精神,在網絡時代,「O型全通路」的概念更形重要,《蘋網》不能將紙媒與網路一刀切,一魚兩賣。或許《蘋網》高層原本的想法是,《蘋網》是「網路版的蘋果日報+壹周刊」,所以可以獨立另當一個新商品(視為是可與紙媒「蘋果日報」分開的一個新的網路數位商品),但這思維其實是嚴重錯誤的想法,而且《蘋網》也不在乎消費者要的是高CP值的內容商品服務,因此消費者自然不想隨《蘋網》一廂情願的商人想法起舞。

《蘋網》踏出錯誤第一步的另一部份是,「付費」與「訂閱」大不同,他們一開始只想要讓消費者「付費」(而且訂價極不合理),卻沒有理解到、也沒有意識到「訂閱」才是正確的道路。

《蘋網》還必須瞭解這一點,與其用加法思維去做《蘋網》,不如以乘法思維去做大市場,《蘋網》的目標,應以建構「新聞訂閱平台」(或內容訂閱平台)為念。

我再強調一次,《蘋網》有機會做大市場、轉型成功,但核心必須放在「訂閱平台」這個新定位上,要「改競爭為合作」;而與其他平台或自獨媒體集團形成競爭的「差異區隔化」,其重點則在「低成本與低價格」之選擇與集中策略。
 

-----------

【蘋網轉型的3條成長曲線】:

一、找一個好定位,「內容訂閱媒體的入口網站」是不錯的選擇,看是要先從「新聞訂閱大平台」做起,或是直跳至「內容訂閱大平台」(大蘋果新聞台)。

二、第二條成長曲線為:影音內容訂閱平台(大蘋果影視台)。

三、第三條成長曲線為:影音互動購物平台(大蘋果導購台)。

------------

※《蘋果新聞網》數位轉型出師不利

(一)、要做蘋果派 相煎何太急
http://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0280199

(二)、蘋果新聞網的收費計畫 似乎不如預期
(訂閱經濟Ⅱ:「會員訂閱」的真意)

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1475744

*********************

五、誠品

我之所以將誠品與《蘋網》並列於這一期中,其中一個理由是因為我很好奇(另一個理由,您會在文末找到解答),「誠品書店」一直是文化業界最知名的一個代表品牌,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誠品卻不是個真正具有實質意義的文化品牌,比方說,「誠品」就只是書店及百貨賣場,而不是媒體的《誠品》。

誠品目前主要以「誠品生活及「誠品書店」這兩大事業領域為主。
多年前誠品有一度力圖改革,在誠品為是否要更over轉型文創商場的過程中,曾引來不少內部不同聲音,雖然在表象上,誠品內部新舊兩派似乎討論的只是誠品生活(賣場)的轉型方向,然而,我認為誠品那次的轉型會議,實質的意涵所顯露的是路線之爭;所爭的是誠品生活與誠品書店的定位拉鋸,而當時誠品內部新舊兩派所爭的,還是在「以書店作為誠品這家企業主要地位的核心價值,是否仍有必要?」這一點上,更直白地說,就「誠品轉型」這件事來說,討論的大焦點只有一個,那便是「誠品生活乃至誠品,是否應跨越書店這座分水嶺?」。

最後的結果是,雖然誠品生活的營業額大幅勝出誠品書店(當時誠品的整個營收配比,書店部份只佔30%,已是誠品集團重要支柱的非書部份則佔70%),然而誠品總經理吳旻潔最終仍然拍板定案,維持原本的誠品形貌。我用更直白的語言翻譯吳旻潔的意思,就是「咱們不該翻越書店這座安身立命的大山」。

吳旻潔說,「轉型商場不是為了賺錢而已,這樣太可憐了」。
誠品認為,如果書店、商場沒有特色,就會被各個擊破,也因此誠品認為自己並非經營一般商場,所以他招商的內容都會儘量找跟文化創意有關的店鋪,這就是支持不該翻躍書店這座大山的主要論點。

而且,對於誠品是否要往線上電商發展,吳旻潔也表示「誠品絕對不會因為電子書、數位時代的衝擊而轉型為電商」。
米勒曾對這次誠品的轉型機會,並就「定位」這個重要課題上,發文表達過我的觀點。
﹙※﹚

---------

以「誠品生活」(旗下事業涵蓋百貨零售業、文化藝術、旅館與不動產經營)為名的百貨商場,到底是一家複合型大型書店、大型文創商場、或是一家大型綜合百貨公司?……誠品認為他能以生活美學的經營理念去打造一個純粹的誠品,然而誠品的定位究竟是一家綜合型百貨公司、複合式經營的書店、或是大型文創商場,其實從營收比來看,似乎已有定論了,只是誠品仍不願捐棄書店的成見罷了。

誠品一度也想轉往網絡書店發展,但後來考量到電子商務比的是價格、速度、品項齊全度,如果誠品投資網絡,還要投入物流,這些都非誠品之長、也悖離了誠品書店的經營初衷,幾經折衝思量後,誠品決定還是要專注實體店面的通路拓展,而網絡只被視為服務讀者與溝通的工具之用,甚至於誠品還不打算將網絡當作銷售管道,也就是說誠品念茲在茲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複合式實體商場的經營,吳旻潔表示誠品絕對不會因為電子書、數位時代的衝擊而轉型為電商。

為誠品所眛視的一個事實是,線上店鋪與線下店鋪的定義不只界限模糊,而且早就沒有界限了。

由於誠品轉型早,或許幸運避開了第一波電子商務的衝擊,但是誠品未來仍打算選擇對電子商務及網路書店避而不戰,專注在獨特品味的誠品式風格複合實體店上。這樣的策略與營運模式是否正確?抑或是未識困境、自欺欺人之舉?

※有興趣看更多米勒對於誠品的討論,請搜尋「誠品的困境與挑戰」。

-----------------

(1)、「誠品」:山要轉,路也要轉

經過這麼多年,百貨賣場的競爭依舊激烈,而誠品百貨賣場(其賣場之定位仍舊很含糊不清)的業績也依然不見突出,在本文發稿的這一周,因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及其他諸多因素,位列台灣百貨業界前三名的微風廣場傳出裁員三成的消息;至於「誠品生活」其他的事業體,像是旅館、文化藝術…等就更別說了。

也就是說,多年前保留「以書店做為企業核心價值」的這個決議,並沒能成功開拓「非書店以外、其他事業領域」的成長契機,當初的決策如今證實了只是茍延偏安而已。

更重要的是,其實一開始,「以書店做為誠品的核心價值」那便是錯的認知。

吳旻潔搞錯了一點,誠品的核心並不是書店,而是文化!

雖然都是書店起家,但是貝佐斯清楚地知道亞馬遜的核心在於,「亞馬遜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只是一家網路書店」,因此亞馬遜可以從全球獨一無二、口碑及體驗最佳的一家網路書店,無縫接軌地轉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零售賣場;

而誠品卻始終還是只能靠「書店」這塊招牌蹭飯吃,不管誠品是不願轉型、或是轉不出去,主要原因就出在誠品的「定位認知錯誤」。

----------

米勒給「誠品」的八字建言:「山必須轉,路也要轉」

山轉:
要跨越書店這座大山,尤其是不應再自我侷限為「誠品是一家實體書店」了;誠品的核心是文化而非書店,如果不拿掉書店這個定位標籤,就翻不過其他山嶺。

就像我在一開頭的提問,「為何誠品就只是書店及百貨賣場,而不是媒體的《誠品》?」,我的意思是,如果誠品是個文化品牌,那麼為何不能轉型成為媒體業的《誠品》、或是某種以類媒體型態出現的《誠品》呢,而不再只是書店而已?
比方說,誠品原本就有經營文化藝術、並以台灣文創耕耘者自許,只要加把勁,成為「文化界的媒體業」亦非不可,而且還能讓文化藝術真正成為有價值的事業體。


路轉:
去掉「書店」舊定位標籤,誠品眼前便浮現幾條新路,其中的關鍵在於:誠品是一個品牌;而一個文化品牌,大可以以書店、媒體(壹傳媒)、商品(無印良品)與商店(7-11)、咖啡店(星巴克)、或任何其他它所想要的各種樣貌形式出現。

很多人只當誠品是一家書店,而忘了誠品也是一個品牌。既然誠品是一個品牌,那麼除了可以經營百貨賣場之外,當然也可以採取像「無印良品」那樣的經營方式;只要純粹把誠品視為是一個品牌,可轉之路即更寬廣。
再者,書店本身便是一個通路,但是當賣書不再賺錢,此時,「訂閱制」則可以成為一個解方。(這亦是我之所以要將「誠品」與《蘋網》並列的另一個理由)

--------------

(2)、「誠品書店」:改變思維,身隨意轉

此外,一旦「誠品書店」不再以賣書為其營運主軸,而開始思考「訂閱」這種創新模式,也就是以販賣服務取代銷售書籍時,那將會發生兩大改變。

誠品可以做的第一個改變是:翻轉書店(實體與網路)的形式與樣貌。
未來不論是在誠品的實體書店或網路書店內,電子書亦可與實體書同登大堂,所以未來誠品實體書店,應該成為電子書閱聽的體驗場所,誠品書店可以參考蘋果專賣店的作法,那也是誠品書店從以前就該這樣做而沒做的事。

從前,誠品覺得實體書店是他們的本(而且堅持認定實體書店只賣實體書),因此,所謂「誠品式的體驗」,只聚焦於「書店與書」的體驗之上,而不做他想,也因此,吳旻潔才定調誠品不做數位轉型、也不碰書店以外的轉型,以致於,誠品的營收與坪效始終都都毫無張力之外,更錯過了電商化的最佳時機。

誠品可以做的第二個變革是:創新營利模式,以「訂閱制」取代賣書模式。
具體的做法大概若是,就像以前錄影帶訂閱和期刊訂閱的模式,誠品的會員可以用更便利的方式向誠品購買或訂閱實體書籍、期刊及電子書,也可以「每月更換讀物」的方式成為另一類的訂閱會員。

------------------

【誠品轉型的3個突破口】:

一、誠品的新核心價值不是「書店」,而是「文化」。「書店」讓誠品的轉型受到封印,唯有重新以「文化」為新的核心定位,才能讓其華麗變身。

二、誠品是品牌,所以誠品可以是「無印良品」、「Super紅樓」、「影視基地」、「文化與藝術媒體」…或任何其他。

三、誠品一度錯失了轉型電商的最佳時機,如今可以轉從「訂閱」重新出發,切不可再錯過「電子書平台」這個突破口了;此外,也應將「電子書體驗」場域的導入,列為是其未來實體書店轉型之優先重點。

------------------

敬祝大家 庚子煥新 鼠運亨通 ── 新年快樂 萬事如意

﹝米勒的行銷世界﹞服務項目:

1、企業診斷諮商

2、策略行銷顧問

3、營銷定位規劃

4、企業教育訓練

5、產業研究計畫

6、商業模式策畫

7、公關活動執行
 

(營銷諮商/行銷顧問…  歡迎與我聯絡)

【發表於:2020/02/13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