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843901712417315
「品牌」(BRAND)是什麼呢?
我借用查爾斯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 在《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的這段話,為「品牌」下此註腳:
「木頭就算上了漆,也掩蓋不了木頭的紋路。甚至於,如果你漆上的油漆愈多,木頭的紋路反而會更清晰。」

---------------------------------

品牌需要「定義」,也需要「定位」

李奧貝納集團執行長黃麗燕(瑪格麗特談品牌):「品牌不需要定位,產品才需要『定位』。」

如果單看作者的這一句話,很容易誤解品牌與行銷是分開的,但其實品牌與行銷是密不可分的。
就品牌專家的觀點,瑪格麗特(黃麗燕)為了將產品與品牌做出區隔,所以她將兩者的「需求」,解釋為是「競爭」對應於「存在」之兩課題,瑪格麗特說,產品跟品牌最大的一個差異,不是「定位」而是「定義」,不是「競爭」而是「存在」。
所以她才會有「產品才需要定位,而品牌需要的是定義而非定位」之說。

瑪格麗特黃認為,產品需要定位,因為產品有「競爭」問題;而品牌需要定義,不需要定位,因為品牌主要是「存在」問題。產品需要「定位」,就是定出它自己在整個那個產業裡面它的「位置」,跟競爭者的差距,也要定出它自己的「價位」,所以,沒錯!產品需要定位。但品牌不一樣,品牌要「定義」,它要定出自己存在的「意義」,對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意義。

「品牌」是很純粹的一門課題,所以,我能理解瑪格麗特黃對於做品牌,以「要先從定義品牌開始做」的觀點,去善意提醒企業主,你們必須先從「品牌的純粹」去開始建構品牌,所以先別管定位了,先把定義做好。

然而,站在行銷人的角度,我們還是希望追求另一構面的完整性,因此我會補強瑪格麗特黃的說法,如果做品牌只有定義而沒有定位,那也只做對一半而已。

「品牌」的第一個課題,是要先讓世人正視到我們的品牌(存在),這樣的話才可以好好去設定你的品牌意義。
但是要知道,市場並不是真空的,品牌既然是要投入於市場之中,而不是僅供自家陳列觀賞,因此即需審慎面對並預期即將遭遇的競爭問題;亦由於品牌並非只此一家、毫無其他競爭者,所以思考品牌的定位問題就變得很重要,否則品牌同樣無法生存於世……

舉個例子,因為「開店平台」那篇文章的淵源,我結識了一位新朋友,她們家在中部地區開手搖茶飲店已經幾十年了,她聊及想要重新改造自家品牌,她對這個老品牌的名稱及定位有些新的想法。顯而易見,這家自有門市,如今想做品牌,而她們目前就卡在品牌化這個階段。

米勒告訴這位店主,她們要解決的問題,除了「品牌識別度」過低之外,故事性似乎也嫌不足(雖然他們覺得自家是有故事的),此外還有品牌的定位、TA(目標對象)設定模糊、品牌想要與消費者溝通的連結點是什麼.....等等這些,我還跟她提示了「品牌保險箱」的概念。

我跟她說,妳們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策略行銷的問題,品牌只是檯面上的東西,但是如果是從「品牌如何聚焦清晰」去切入,或許會是個好的起點,要是能再帶入創新元素會更好!

在第二次的對話中,她提到了自己對於商品與品牌的種種理念,她告訴我,她想要做出並交付給顧客的是「天然無添加物」的健康果汁及茶飲。這位店主告訴我,她們品牌想傳達的是食材的最單純的味道,現在飲料店琳瑯滿目的品項,添加很多加工物料,一杯價格還賣到780元,她想表達的是用最單純的原料,經過老闆30年的技術及老闆娘調製飲品經驗,創造安心又好喝的飲品。

問題來了,市場上「大苑子」這個連鎖品牌傳遞的正是這些元素,所以我問她,對於「大苑子」這家飲料店有何看法,「妳覺得這家店和妳們的店相比,差異何在?以及,妳要如何區隔妳們的這個新品牌與大苑子間之差異、並說服顧客選擇妳們的呢?」

從這次的對話中,我瞭解了她對品牌想法的核心,是基於某種產品價值的理念(從想做出怎樣的商品,用這樣的理念去成為支撐品牌的主要核心元素),而這個則是行銷層面(我更喜歡稱之為「商品化」或「商業化」的思維)。

因此米勒給她的建議是,她們要思考的順序,並不是「先定義、再定位」,而是「先定位、再定義」。

以此例子而言,「品牌化」與「商品化」都是她們要一應考慮周全的事兒。她想改造品牌(此與創生新品牌無異),便會需要「定義」(或重新定義)這個品牌,但同時,她也很需要「定位」出這個品牌在市場上的位置(競爭定位)才行。

總言之,品牌需要「定義」,也需要「定位」!
「存在」(於世)與「生存」(於市),講的其實是同一件事。

這就像是,產品(或服務),它與品牌不可能分開看顧一樣(品牌是因產品而存在,產品則是因品牌之力而尋得定位與安身立命之所),行銷與品牌也不該一刀切(品牌需要行銷及經營,行銷也因有了品牌而有根本與價值)。

故而,「做品牌」,可能要先做的是「定義」,然後是做「定位」;也可能先做「定位」,再做「定義」(思考順序並非「必先定義、次則定位」不可)。多數的情況是,反正這兩件事都非做不可,差別只是每家企業思考的課題順序不同而已。

關於「做品牌」這檔事,更妥適且周延的說法應如是:「定義」和「定位」,二者都需要;品牌主必須用心去思考品牌定義、也要用力去做好品牌定位。
 

---------------------------------

品牌是什麼? 我該怎麼做?

米勒不是品牌專家,而是行銷顧問,對品牌(BRAND)只略懂皮毛,所以只能分享「從行銷人的角度,去粗淺地談點品牌的概念」。

做品牌行銷之前,我會告訴品牌主,要先有「品牌保險箱」的概念。

-------------------------

1、「品牌保險箱」

顧問不是專家,而是解決問題的人,但顧問必須要先與企業充分溝通後,才有足夠資訊去判讀。在「做品牌」這件事上,行銷顧問提供的是協助開啟品牌主的「品牌保險箱」,這和品牌顧問做的事不太一樣。

何謂「品牌保險箱」?簡單來說,每個企業主或品牌主,很可能都擁有一只「品牌保險箱」,這裡面或許空無一物,而保險箱主人卻以為價值不菲;又或者有些人的「品牌保險箱」裡寶藏豐厚,甚至還有一些隱藏版的珍稀寶貝,但保險箱的主人未必能看見它們。

而,探索及挖掘「品牌保險箱」,那便是顧問的工作,因為我們有我們的專業敏銳度,另一方面,關於"怎麼看品牌保險箱內物件"這件事,主要的重點還是在於對保險箱裡藏物的鑑價與我們應該如何取用、如何應用它們,保險箱主人或許對此常一無所悉(或是自有主張)

總而言之,協助那些保險箱主人處理他們不擅長的事,就是顧問要做的工作。

-----------------------------

2、品牌的「4是」與「4識」

做品牌不是只做設計而已,每個月都有很多新創品牌及新店鋪會設立,他們的店招、店名、裝潢、設計...等都很漂亮,確實會讓人想去嚐鮮,運氣好的話,若是東西也不難吃、顧客體驗也不差的話,這些新品牌就有機會站穩腳跟。

但品牌不是只有設計而已,這些只是基本的品牌樓地板,企業主與品牌主如果企圖心更強,他們便需要比其他品牌再多一點""。這個「心」指的就是:品牌靈魂、風格、品味...這些。如果品牌元素中比別人多了這些內涵,這個品牌才能從內裡「跟別人不一樣」,而這些就是瑪格麗特黃所說的品牌之「定義」。

----------------------

●「品牌4是」

品牌是什麼?品牌有4個基本概念,此即「品牌4是」

要「做品牌」,從品牌管理人的角度來看,他們有一項任務,便是要建立一個所謂的「參考架構」,讓消費者可以跟據這個架構來評估和判斷這個品牌,故而,這個參考架構必需是從目標與潛在消費者對該品牌的「品牌認同」這個面向出發,而要建立品牌認同,以下這4個概念是最基本的。

一方面,消費者是經由這4個概念去理解這個品牌,另一方面,品牌負責人如果想讓旗下品牌的認同具有廣度和深度,他們也必須將品牌嵌入這4個面向之中,這就是品牌4是:品牌是產品、是企業、是人、也是符號。

品牌4是:

雖然這是4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的,就是要幫助品牌管理人更完整地顧及品牌的不同層面,並且利用這些不同的層面,讓品牌認同顯示得更清晰、更豐富、更與眾不同。

1品牌就是「產品

品牌代表的是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產品品牌),或是企業(企業品牌)。但由於人們都是因為使用某項產品或服務而觸及某個品牌,因此,品牌的第一主角是產品(或服務),這也是我們對於品牌的第一個認知──品牌是產品。

所謂的品牌,通常聯結最多的是和其產品特性和其屬性相關的概念,比方說,想到品牌,人們第一個共通的認知便是,知名品牌也代表著其品質絕對令人滿意,換言之,對於「品牌」的第一個認知,我們腦海裡第一個會浮現的聯想,多半都會是跟產品有關,像是高品質、高質感、高價格、或是其產品類別、產品用途、產品功能與其他屬性…等。

------------------

2品牌就是「企業

對品牌的認知,除了品牌是產品之外,第二個經常的認同為「品牌就是企業」。而所謂「品牌就是企業」,強調的是企業的屬性這個面向,而不是產品或服務。

例如,台積電這個品牌為人所認知的,就是其企業的屬性,我們都知道台積電生產晶片,但提到台積電,多數人對其認知都還是這是一家專業晶片代工的企業,而不是它的產品。

有些品牌的屬性,有時候可以被歸類為是產品屬性,有時候可以被歸類為是企業屬性,有些則是兩者皆有之;舉例來說,google是一家公司,但是你使用google的搜尋業務、或google的地圖服務時,google對你而言既是產品(服務),也是企業的象徵。

由於「品牌就是企業」,所以如若企業鬧出負面新聞,也會直接或連帶衝擊到這個品牌(產品品牌)本身,譬如近期國家口罩隊發生兩起偽標圖利事件,加利科技和豪品這兩家口罩廠,原本消費者認同的是MIT口罩、以及國家口罩隊生產的口罩,但是「偽標MIT口罩」事件後,加利科技和豪品這兩家口罩企業生產的口罩,即便品質不錯,消費者也會因對企業的厭惡而對其產品品牌厭惡。

------------------

3品牌就是「

和人一樣,品牌也有其「品牌個性」,「品牌就是人」,指的就是,品牌可視為是類似於「人格」的概念,換個更通俗的說法,即品牌有所謂的「品牌調性、品牌風格」(牌格),另一種概念說法就是「品牌擬人化」。

「品牌就是人」,這個概念也可以幫助我們定義品牌認同,一般來說,消費者眼中、或品牌管理者所形塑出來的「牌格」,會促成讓消費者去選擇這個品牌,或是讓品牌進入到這個消費者的心智中。

舉例來說,開賓士車的車主是注重安全的人、開BMW的車主是享樂型主義者,開法拉利的車主喜歡追求速度感與刺激感,這既是一種品牌認知,而且似乎也已形成為是某種約定俗成之刻板印象了。
 

猜猜看,哪個品牌是 2019年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

答案就是「Apple」!

Apple獨佔螯頭的理由,就是因其「極其強烈且強大的牌」!

image

(圖:2019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榜單……  圖片來源:網路)

 

原因很簡單,蘋果在「品牌就是人」這個品牌認知的評分表上拿下最高分,而且是絕大多數消費者都如此認為(包括沒使用他們產品的人)。

簡言之,品牌風格形成後,特定的消費者就會主動選擇到這個或那個品牌、或是品牌管理人為了想打到某類消費者,所以在設定品牌時就賦予它某種品牌調性,從哪個途徑來都無不可。
總之,品牌一定會有其人格性,也會因其人格性而聯結到人(消費者)。

------------------

4品牌就是「符號

品牌的外在會以logo、商標、符號、標誌、圖騰…等形式出現並且存在,此即「品牌就是符號」,也可以說,「品牌就是象徵」。
此外,品牌顧問會特別FOCUS在這三大「符號」意涵上:視覺印象、隱喻性圖象、和品牌傳統(常被人提起的「品牌故事」即屬其一)。

在做品牌時,品牌設計是很重要的外顯元素,品牌必需透過這些設計,才能具體呈現出來,所有的知名品牌,一定有其知名度即高、易辨識的「符號」,像是NIKE的「打勾」符號、蘋果電腦的「被咬了一口的蘋果」、香奈兒的「雙C」…等。

不過,品牌專家在解釋「品牌就是符號」時,對於「符號」的認知,可不只是上面所說的這些符號或標誌,而是包括「任何能代表這個品牌認同的東西或做法」,例如,熊貓外送的符號是熊貓,但人們對熊貓外送這個品牌的認知同時還會有三個,一是產品領域(美食外送)、二是其商業模式機制(它是一個平台)、三是它在台灣是該業界的第一品牌(品牌的成就)。

----------------------------

●「品牌4識」

瞭解「品牌4是」後,再加上這「品牌的4個認識」


品牌4識:

1、品牌是「形象」

品牌就是一家企業或商品的「形象」之所在(以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簡聊「品牌形象」、「品牌特性」、「品牌認同」、「品牌定位」、「品牌要素」…等這些)。

要進一步瞭解品牌,首先必須先體悟:品牌即為形象。

好形象的品牌會帶你升上天,壞形象的品牌會帶你墮下地。

例如幾年前的頂新事件,讓味全也賠上品牌形象,味全努力了很多年才終於慢慢擺脫消費者的抵制消費運動。
又如,日前新聞傳出台灣知名企業和碩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世碩,在發新人識別證時竟然用丟的讓新報到的新人們蹲地撿拾,這則羞辱低層新進員工的視頻流出之後,不但外界大加撻伐,世碩員工也因該家企業不尊重員工而大爆離職潮。

總之,企業與品牌主必須先瞭解「品牌即是形象」,這是第一重要的認知,建立品牌就如同蓋一座房子,需要曠日費時、用心呵護,但要毀壞它,只需一根火材;
形象之於企業或品牌,就好比建材或火材之與房子的關係,不可不慎。

------------------

2、品牌是「資產」

一旦你的品牌成功了,它就變成是企業最寶貴的無形資產,譬如商標即是我們最常看見的品牌資產之一,而品牌這項資產,也會影響企業股價。

換言之,品牌資產也是決定企業價值的最主要因素,通常企業的品牌價值都比他們的有形資產的價值還要高出很多,加盟連鎖業的賣點,亦在於其「品牌的資產效益」。

------------------

3、品牌是「系統」

品牌的外象是一組識別符號,但整個品牌還包括許多內涵層面的「元件套組」,所以吾人對於品牌的第三個基本認知是:品牌是由「系統」組構而成,不只是在設計系統而已,除了我們熟知的「企業/或品牌識別系統」(CIS)之外,完整的品牌「系統」還包括品牌文化、品牌信念、信仰與歷史、故事…等這些。

這些品牌的所有子系統,都必須能融合在這個品牌大系統之內,然後才藉由符號或門市、或創辦人、或這家企業、或事件、或活動、或公關報導…等,傳遞出這個品牌想給予世人的印象、形象、與價值。

------------------

 4、品牌是「價值」

強勢品牌的價值是一組和品牌、名稱及符號有關的資產(和負債),一個「品牌價值」結構的形成,至少包括四方面:知名度、品質、忠誠度與關聯性。

客戶買的是不是商品或服務,而是這個品牌,更正確切地說,顧客買的是你這個品牌的價值;沒有價值的品牌,就不值錢!
品牌主需知道「品牌是價值」,你的品牌要有價值,才能吸引顧客掏錢消費;反過來說,品牌之所以值錢,即因為它能產出夠大、夠強的價值。

謹記:品牌要塑造的是其價值,而我們賣的是這種價值,而非商品。


~以上簡單聊了「品牌的4是與4識」~
再回到我們對品牌的原始認知,這裡面,「品牌就是形象」,堪稱是品牌4識的基礎,也是談品牌與做品牌時,最重要的部份。

最後,我借用查爾斯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 在《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的這段話,為「品牌」(BRAND)下此註腳:

「木頭就算上了漆,也掩蓋不了木頭的紋路。
甚至於,如果你漆上的油漆愈多,木頭的紋路反而會更清晰。」

 

【發表於:2020/09/11───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