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1909938709146948
「只要訂價便宜,就會有很多人買;只要有更多人買,就能壓低售價」,這是一條「雞能生蛋蛋又生雞」循環不滅的商模法則。
拼多多很聰明地從網站平台架構上,就把操縱「規模化以降價」的元素設計在裡面了,這個平台可以「當你低價買東西的靠山」,其做法:「拼的就是人多勢眾」。

----------------------------

前幾期,我藉「清心福全捲入做假帳的逃稅疑雲風波」事件,主要是要跟大家分享「品牌命名與品牌敘事」這個議題(米勒談品牌(2):品牌命名從敘事開始)。
現在許多企業都已經很懂得利用說故事,來做行銷和為自家企業或個人造勢了,但是,這樣做的目的如果還只是停留在「故事行銷」、或「為品牌編故事」的格局而已,是無法真正做大的。

有些企業,故事行銷做得還可以,能夠讓消費者關注到他們的品牌或成功引起話題,但是光這樣並無法做大,這樣的操作格局只是可以讓品牌見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並未足以讓這家企業成為業界的頭馬,引起投資人熱烈關愛的眼神。

舉例來說,台灣的「清心福全」和中國大陸的「喜茶」,這兩家同樣都是賣手搖茶飲的公司,33年前一位年僅20多歲的年輕人喝過一杯桂香紅茶後創立了「清心」這個品牌,8年前一位年僅22多歲的年輕人先是在廣東江門開了第一家奶茶店之後才有「喜茶」這個品牌。

已經33年的「清心福全」和只有8年的「喜茶」,兩者之間的差異,除了說故事的方式不同之外,圈畫事業版圖的本領也不相同,最後造就了這兩個品牌其背後所代表的企業體,估值大不相同。

---------------------------------

不只說故事,而要能創造「高槓桿價值」

重點是,不能只是平淡地說故事,你還得做點什麼,最好是能搞出點引人注目的話題,或者是造出點驚天動地的動靜來。
你要做的這一切,除了要能吸引消費者和媒體討論,最終目的還是要能在資本市場激起漣漪,投下愈大的震撼彈愈好。

放眼望去,許多獨角獸企業或為創投界所青睞的新創企業,都知曉這個成功關鍵的密訣,不只說故事,而要能創造「高槓桿價值」,像是台灣二輪電動車gogoro,還沒倒閉之前的「honestbee」(誠實蜜蜂),以及中國大陸那些一度被吹捧的共享單車業者摩拜(mobike)、ofo等,或是像喜茶、瑞幸咖啡等這些很會炒作高話題的餐飲品牌,或是如前一陣子也很風風火火的WeWork、JustCo等這些國際級的共享辦公室巨頭。

--------------------------------

「傳遞價值分享」是高槓桿操作的起點

「及早認知」與「立即行動」有其必要,不過仍不足夠……

上個月,中國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年胡潤百富榜》,30歲的喜茶創辦人聶雲宸以人民幣45億元(約新台幣193億元)的身價名列榜上。

聶雲宸之所以能憑藉喜茶這個品牌,創造出如此龐大的個人身家,主要的因素來自於他懂得利用喜茶,說了一個故事能為大眾所樂誦的「談資」,而為這個品牌及企業創造出一種「價值偏極化」之效應。

(※關於「價值偏極化」,請參見文末的「延伸閱讀」)

----------------------

案例一:「喜茶」賣的不只是奶蓋茶

喜茶不只是會說故事,還會以之為自己創造出極高的「企業槓桿價值」。

看看喜茶的故事是怎麼說的──

2012年聶雲宸的第一家奶茶店在廣東江門亮相,取名皇茶。開業三天促銷過後,皇茶生意就一落千丈,甚至只有單日人民幣20元的營業額,聶雲辰又開始大膽創新,「從消費者出發,反向定製」,研發出新品芝士奶蓋茶。

聶雲宸眼看局面不對,他也看出了其間的問題,就和我們以前一再說的,「你必須做出差異化來,才能讓領先優勢持久」,於是他轉而拋棄傳統用的奶茶粉,使用新鮮的芝士、鮮奶、茶葉現泡(義美厚奶茶也是看到了這個市場需求而走紅),沒想到這讓皇茶一炮而紅,也開始掀起全中國奶蓋茶的旋風,轉眼間大家都在賣起奶蓋茶來了。

故事還沒完,皇茶以一款新品芝士奶蓋茶爆紅,意外成了全中國奶蓋茶的領導品牌,也開啟了皇茶成為排隊名店之路,於是聶雲辰就搭著這股勢頭開始對外擴張展店,規模越來越大,2015年底時皇茶光在珠三角地區就開出近50家門市,但是後來又遇到了另一個狀況,越來越多的山寨皇茶到處林立,無奈之下,聶雲辰決定壯士斷腕,更換品牌,改設新商標「喜茶」並全力衝刺這個新事業品牌。
「喜茶」自此成為了聶雲宸茶飲傳奇的起點。

喜茶真正的大紅特紅,並不是來自於賣奶蓋茶以及展店,或是單純說故事,而是他懂得操作並創造「高槓桿價值」。當IDG資本和投資人何伯權拿出人民幣1億元進行對喜茶的A輪投資時,加上爆表的網路聲量和關注度,讓喜茶瞬間紅了起來。

2017年2月喜茶上海首店開業,一度創下「最長排隊7小時」、「一杯茶30元被黃牛炒到上百元」等驚人紀錄,上海單店每天賣出近4,000杯奶茶,日營業額達人民幣8萬元(約新台幣34.3萬元)。
之後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成果展現,今年才過三十歲的聶雲宸,即以人民幣45億元的身價,登上中國的胡潤富豪榜,為喜茶故事再添一筆。

「喜茶」賣的不是奶蓋茶,而是在賣一個「價值偏極化」的動人故事。
--------------------

後記:

2012年Royaltea皇茶(喜茶的前身)在廣東江門成立,2016年2月26日皇茶正式對外公佈更名為喜茶。奈雪の茶則是2015年在深圳創立。

喜茶和奈雪の茶都是從廣東起家,二者也都分別在2018至19年拿到上億人民幣的融資,相較於其他中國手搖茶飲品牌,這兩家都算是蠻成功的,門店裝潢與商品的評價也都不錯,不過奈雪の茶店較大,人流量卻不及喜茶(意即奈雪の茶被吹噓得多些了);此外兩者的價位都偏高,不利於現今的外送趨勢,只能靠門店買氣,因此未來是否還能持續消費熱度,這也是此兩者共同的隱憂。

但至少就目前而言,他們投資方的錢都拿到了(2018年3月,奈雪の茶獲得天圖資本領投的數億元A+輪融資;2018年5月,喜茶獲得美團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的4億元B輪融資),這也呼應本文談到的一個重點,台灣和中國對於說故事的方式和企圖不一樣,中國大陸的品牌很會為自己創造出極高的企業槓桿價值,這點是台灣所望塵莫及的(一方面也與台灣缺乏VC創投的環境有關)。

喜茶經由「思考分享」與「價值偏極化」,讓它受到消費者青睞進而創造出排隊效應,並從資本創投市場掙到大錢,之後也順利擴展出許多加盟店。
但其他後繼的品牌就難以如法炮製喜茶所用的「價值偏極化」手法了,而且多如牛毛的新品牌有90%都虧錢;那是因為他們都只是後繼者,這再次印證了一件事:躍居成為「頭馬」,這麼做的獨特性與其價值!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https://www.cbndata.com/information/99003

 

---------------------------

案例二:「拼多多」造的是電商神話

比喜茶故事更傳奇,也更吸金(吸睛)的還有很多,「拼多多」就是其中之一。

2020年《富比士》(中國大陸譯名為「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拼多多創辦人黃崢以165億美元位列全球最有錢富豪榜上的第57名。(※)

-----------

※、在這份「2020《富比士》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同為電商業界出身之螞蟻金服集團的馬雲、和騰訊集團的馬化騰,分別以388、381億美元的身價,分佔全球百大富豪排名之第17與第20名;而小米集團的雷軍則以92億美元的個人資產,名列全球富豪榜上的第147名,屈居黃崢(第57名)之後。

另外,《富比士》(福布斯)每年還會單獨針對中國地區發布一份「中國富豪榜」,在2019年11月7日發布的這份「2019年度中國富豪」榜單上,馬雲以2701.1億人民幣的身價掄元,第二名由馬化騰以2545.5億人民幣奪下,黃崢則以1499億人民幣名列中國第七大富豪,同時他也是所有電商界的富豪當中,身價僅次於雙馬(馬雲、馬化騰)的第三人。

-----------

「拼多多」成立短短三年,就能成功上市,並且市值一舉跨越200億美元。
對於
拼多多創辦人黃崢個人來說,他的故事是創投版很好的一則傳奇故事……

「是什麼樣的人,才創業三年身價就能突破950億人民幣?又是什麼樣的公司,得以在中國大陸競爭如此激烈的電商界,憑藉一己之力成功殺出一條血路?」

image

(如圖:拼多多創辦人黃崢……  圖片來源:網絡)

(題外話)……
就在中國大陸中央對於大型民企打壓愈演愈烈的當下,不知道是否嗅到中國大陸「民退國進」政策氛圍,及看到馬雲馬化騰等人(被請辭)的下場而心生警惕, 2019年時拼多多創辦人黃錚才以近一千五百億元人民幣的資產位列「富比士中國富豪榜第七名」,卻在今年7月1日主動宣布將賣掉個人相當於143億美元的持股,同時辭去拼公司執行長一職。

看來身為中國電商第三富豪的黃錚,將這945億人民幣落袋為安,還能平安走人,遠比雙馬更有智慧呢。

-------------------------

「拼多多」賣的不是低價,而是在創造一個電商神話!

拼多多的成功,在於有好的策略、戰略與戰術亦運用得宜。

維基百科將拼多多定名為是一家「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的運營模式如下:拼多多將娛樂與分享的理念融入電商運營中,由用戶發起邀請,與他人等拼單成功後,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所有商品,同時也通過拼單了解消費者,通過機器算法進行精準推薦商品。

2015年9月拼多多正式上線,2018年7月2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拼多多這家公司,創業才三年就為公司創造了200億美元的價值。
2016年7月份,騰訊、高榕、新天域1.1億美元B輪投資拼多多。2018年拼多多用戶數過兩億,GMV過千億元人民幣,日訂單量居中國大陸全網第二,僅次於淘寶。

----------------

拼多多做的事跟大多數電商做的事並有沒什麼差別,無非就是用「低價搶市」這一招,但是拼多多在細節上做得比別人更精細、更好,而且一開始他們就有「要做就要做到最大」的企圖心,所以從市場選定(先從四、五線以下的城市打市場)、戰略布局、電商平台架構規劃上,拼多多都做出了明顯的差異,除了做到與眾不同之外,比其他電商平台更用心也是細節差異之處。

首先,「人如其名」,「拼多多」這個以低價為號召的電商平台,它的策略就是「拼多人揪團、拼多人砍價、拼數量更多購買價格就更便宜」。
拼多多創辦人黃崢很清楚地知道,網路購物的人多半貪圖低價,所以只要商品賣得夠便宜,消費者就會上來購買,而要讓商品低價,最佳策略就是創造「規模化」。

「只要訂價便宜,就會有很多人買;只要有更多人買,就能壓低售價」,這是一條「雞能生蛋蛋又生雞」循環不滅的商模法則
拼多多很聰明地從網站平台架構上,就把操縱「規模化以降價」的元素設計在裡面了,這個平台可以「當你低價買東西的靠山」,其做法:「拼的就是人多勢眾」。

拼多多全部的商品價格都比其他地方賣得還便宜,原因就是因為「拼多多」,能以量壓價,所以自然就能賣得便宜,甚至還有可能以「免費」買進,平台設計的做法是「請別人幫你砍價」,這是拼多多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獨特設計。

消費者只要把欲購商品的鏈結址分享出去給眾多微信上的好友,讓每個朋友都上來把價格「砍一刀」,每砍一刀就會讓這次購買的價格減少一點,減少的價格可能從零點1元人民幣到幾元人民幣不等(「幫砍一刀」能砍價幾何,亦視商品而異),透過這樣的趣味化的「遊戲化設計」,於是有愈來愈多人知道拼多多這個平台,也瞭解拼多多購物的遊戲規則,於是拼多多很快就創造了「網絡效應」以及「規模化」效益,愈有與廠商議價及提供消費者網路最低價的本錢。

--------------------------------

「思考分享」與「價值偏極化」

gogoro成功之關鍵:懂得以「思考分享」去創造「價值偏極化」

要創造「價值偏極化」的第一個步驟,就是打造出強大的名聲,然後用這樣的名聲為自己造勢之餘,同時也攫取住更多的資源。企業必須同時做到以下這兩件事:一是率先「抓到重點」,二是採取必要的「關鍵行動」。

率先「抓到重點」的競爭者,在其採取必要的「關鍵行動」之後,很快累積了更多的衝力,於是這時候「加快模式」開始被啟動,市場價值便呈現倍數增加、乃至不成比例的爆炸性成長,最後企業價值便能一飛衝天。

-------------

以上說的是「價值偏極化」的過程。
但是,在你打算為自己與企業創造出「價值偏極化」之前,首先必須要有「思考分享」的概念,那是一種很強大的「傳遞價值分享」的力量,而說故事,只是為了要能將這種價值意識傳遞及分享出去罷了。

所謂的「思考分享」指的是這個企業或其創辦人的信念與經營理念、價值觀、以及商業模式、乃至是商業眼界…等想法及思路,以較完整、有系統的方式加以包裝,然後用各類方式及以各類型態(媒體報導、專訪、演說、文字、公關稿…等)對外輸出分享,讓這種思考想法廣為流傳,而形成某種特殊意識。

從快速價值成長邁向價值領導地位的關鍵,在於能否與「消費者、人才與投資者」形成共同思考過程,這就是「思考分享」或「傳遞價值分享」的重要意義。

光陽機車在電動二輪車領域被一個新進品牌gogoro超車,並且大幅落後gogoro的原因,不在於技術,甚至與設計、外形、美感…等都無關,而在於說故事的方式很無法類比,真正的原因在於,光陽機車對於「思考分享」完全無感,也沒有大力去做屬於光陽獨有的、「傳遞與眾不同的價值分享」這件事!

  gogoro造的不是電動二輪車,而是造出獨有的「思考分享」。
gogoro為什麼得以成功? 因為它們創造出了「價值偏極化」。

  

【發表於:2020/11/14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延伸閱讀~

價值轉移與價值偏極化

早年網路時代流行一句話:「網路上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因為網路世界信奉的是「大者恆大,贏家全拿」,只有知名度或規模最大的第一名才能贏家全拿,如果你只是第二名,那麼其實與第三、第四名或第十名的差異不大,這則網路世界「贏家全拿」的信條,說的便是價值的「偏極化」,頭馬會一路領先並以加速度抵達終點,這是一種極其特殊、又有趣的價值轉移(萬宗歸一)的現象。

價值的「偏極化」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市場上的這些競爭者們會利用行銷廣告與新聞宣傳,或是名氣與人脈等軟性資源來取得初始進入競賽場的門票,之後則會試圖透過更多的投資和商務等手段來競奪領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入商業模式競爭之前,也就是在競爭的最前期,名氣與人脈是迅速累積資源、以及建立資本化的好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名人效應」。

------------------

Adrian J. Slywotzky&David J. Morrison認為「價值偏極化」的過程,會經由兩階段展開。

在第一個階段中,能立於不敗之地並取得領先優勢的,未必是投資最大的那一方,而是能「抓到重點」的那一方。
當有某個競爭者抓到了重點之後,接著就會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能持續成長或是失足掉落,結果取決於他有沒有採取適時正確的行動。

在第一階段的競逐過程中,這些競爭者檯面上的較勁與他們的地位看似相當,但檯面下的事實卻並不然,通常只有某個、或少數的競爭者可以察覺到自這個業界展開的一些「關鍵性模式」,而其他多數人則渾然不覺。

能夠察覺變化並抓到重點者,就能夠爭取出線而成為頭馬,也就是說第一階段的贏家,是能看出已出現變化態勢的人。

某些時候,「加快模式」出現的一切狀況和條件會自動就緒;在第二個階段中,抓到重點的競爭者必須開始規劃一些能夠形塑業界面貌的「關鍵行動」,好讓他能成為定義並制定產業規則的第一人,這樣他便更能拉開與其他競爭者間的領先差距,此時,採取關鍵行動的贏家可以很快累積更多的能量資源,宛如磁吸效應一般,包括資本市場、消費者市場、人才市場,都將會不費吹灰之力地被吸引而來。

~以上,就是價值「偏極化」的過程。

-------------

完整的「價值偏極化」,請參閱這一篇《新創企業的成功要件
http://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015869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