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03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2061587850648699
原本乏人問津的商品,要怎麼重新改變顧客的心智呢?
《經濟學人》的做法是,在原本的「兩種商品訂價組合」中再插入一個新選項,但是那個新選項的訂價卻與你以為的不一樣,這個訂價叫做「犧牲打策略」,也叫做「誘餌策略」,丟出誘餌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獵物向高地奔跑。

-------------------------------

前期摘要:
上次我們說到了《蘋果新聞網》強推數位訂閱制,訂閱人數很難看…

《蘋果新聞網》推行「訂閱制」的三階段戰術。簡單說,有「階段性作戰」的想法是正確的,可惜執行方法卻大有問題!
《蘋果新聞網》沒有清楚向潛在顧客具體明說假性會員與正式會員的差異,而是一直以打模糊戰的心態應對,那也是危害執行的失誤要因之一。

而更重大的犯錯因素,則來自於「時間戰法」與「訂價策略」!

《破解《蘋果新聞網》付費訂閱的兩個數字秘密》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3655517

-------------------------------

原本乏人問津的商品,要怎麼重新改變顧客的心智呢?

我曾經在某講座中舉過一個例子,有一種名為「天山雪蓮」的水果,果販原本標售的賣價是每台斤數十元,但消費者對這種不知是水果或根莖類蔬菜的東西興趣缺缺,所以購買的人並不多。後來,有一果販想說隨便賣了,隨口貼出個天價,標示每台斤二百元,這下子卻馬上門庭若市,一下子就銷售一空了。﹙※1﹚

以上這個例子,運用的是消費者對價格的認知。
當我們看到某些商品的「標價」時,腦海中自然就會先浮現出,關於這個標價的若干看法,譬如這個價格是「貴」、是「便宜」、「超值或不超值」、或「是否很划算」等等的初階意象。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某個商品的價格時(廠商是用「標價」來讓我們看到這個價格),我們腦海中也會出現一塊「心理價格標籤」。

image

(如圖:消費者看到標價後腦中也會有一塊心理價格標籤… 圖片來源:網絡)

所謂的「訂價策略」,就是在「標價」上做工夫。

重點不在「價格」,而在「標價」上;換另一種說法,有時候重點也不全在「數字」上,而是在你標價的「方式」(這些標價的方式有很多,比方說,提出一個參考值價格來墊高自己商品的價值感,就是其中一種做法)。

當然,你會說數字也是影響消費者對價格認知的重要成份呀,譬如尾數8或9就比整數0更吸引人,但如果要細究其由,那不也還是因為「標價的方式」才造成這樣的心理認知結果嗎?試想,某商品如果想賣一萬元,廠商標價10000元與標價9999元,只差1元,對廠商來說無足輕重,但對消費者而言,心理的認知結果就全然不同了。

所以說,重點不在表象的數字,而在於你標價的方式。

 

-------------------------------

為什麼東西賣不出去?或許是因為你的訂價策略很糟糕!

《蘋果日報》是一份實體報紙,在某種程度上,《蘋果新聞網》相當於就是《蘋果日報》Plus的數位版。

同樣是推行「付費訂閱制」,《蘋果新聞網》先前推行的「付費訂閱制」,整個大失敗,而英國的《經濟學人》與美國的《紐約時報》卻很成功。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本期要來聊《經濟學人》是如何做的?
《蘋果日報》真應該看看《經濟學人》是怎樣賣數位版雜誌、同時也沒犧牲掉他們原本就有的實體版(紙本)雜誌。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你的東西賣不出去?
或許,就只是因為你的訂價策略很糟糕!

--------------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週報,以八種語言版本發行全球。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但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亞光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以上摘自「維基百科」)

原本也是紙媒(雜誌)的《經濟學人》,為了要發行數位版的訂閱機制,特地做了一個訂價策略的實驗,他們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經濟學人》以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做為假想的潛在訂戶,《經濟學人》向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出示了,包括實體紙本雜誌(實體版)與數位版,推出了不同的訂閱組合選項,一開始,他們設計了兩種商品組合訂價。

《經濟學人》訂出的兩種價格分別是:
(1)、$59美元:可獲得一年份的《經濟學人》數位版。
(2)、$125美元:可獲得一年份的《經濟學人》實體版+數位版。

結果只有少數人願意花125美元同時訂閱《經濟學人》雙版本(實體版+數位版),大多數訂閱者都選擇了花59美元取得一年份的《經濟學人》數位版。

這結果很正常,一點都不出人意外。
但為何會有這樣的「自然反應」呢?

因為從經濟效益的立場,價格與效益比較,59美元和125美元價差超過一倍,而內容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分為兩種不同的閱覽型態而已,雖然數位版與實體版各有其好處,但是要花兩倍的錢才可以同時取得這兩種版本,消費者會覺得像是多餘的購買,他們會覺得只要一種足矣,而在比較之下,除非有特定需求,否則多數都會選擇價格較低的,也就是59美元的《經濟學人》一年份數位版雜誌。

-------------------

這裡,有好幾個可以改變的操作因子,您可以自行想像:

像是,同樣是訂價59美元,但如果訂閱者可以取得的,不是一年份的《經濟學人》「數位版」內容,而是一年份的《經濟學人》「實體版」雜誌呢?
為何《經濟學人》是將「數位版」訂為較低的59美元,而不是將「實體版」訂為59美元這個價格呢?
請您想一想箇中理由。

於此同時,您也會發現,奇怪!在這個單一訂價方面,《蘋果新聞網》的訂價做法,好像跟《經濟學人》沒多大差異,數位版的《蘋果新聞網》一個月月費只要120元台幣,相對於購買實體版的《蘋果日報》一個月須花費240元台幣。
對照來看,數位版的訂價並不是略低於實體版而已,而是數位版(蘋果新聞網)的訂價甚至只要實體版報紙(蘋果日報)訂價的一半而已,而且內容又更多。

那麼,這樣的訂價沒理由不吸引訂閱用戶阿?
《蘋果新聞網》的高層應該也很納悶原因,而我也相信他們當初正是抱著這樣的盤算,才覺得以這樣的訂價方式大有可為,才會強渡關山推行收費訂閱制。
聰明的您,請您告訴《蘋果新聞網》高層,問題在哪裡??

-------------------

其他可以改變的操作因子還很多,《經濟學人》則用了以下這個方法。
他們不是同時制定出實體版與數位版的個別價格,然後再加上最常見的組合優惠價(也就是實體版+數位版),讓讀者訂戶從這三者中選出其一。

《經濟學人》的做法是,在原本的「兩種商品訂價組合」中「再插入」一個新選項,但是那個新選項的訂價卻與你以為的不一樣,這個訂價叫做「犧牲打策略」,也叫做「誘餌策略」,丟出誘餌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獵物向高地奔跑。

《經濟學人》新的訂價組合如下:
(1)、$59美元:可獲得一年份的《經濟學人》數位版。
(2)、$125美元:可獲得一年份的《經濟學人》實體版。
(3)、$125美元:可獲得一年份的《經濟學人》實體版+數位版。

什麼?
標價寫錯了唄?

-------------------------------

聰明的訂價策略,讓顧客顯得聰明又睿智?

別懷疑,您沒看錯,一年份《經濟學人》實體版的訂價是125美元,一年份《經濟學人》實體版+數位版的訂價也是125美元(※2

所以,訂閱者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很容易預測了。

改變訂價之後,得到的訂閱結果如下:
有84%的人,選擇以125美元獲得一年份「實體版+數位版」的訂購方案。
有16%的人,選擇以59美元獲得一年份「實體版」的訂購方案。

只有笨蛋才選擇同樣花125美元卻只獲得一年份實體版。
所以,中間被新增的這個訂購方案,選擇人數是0人。

聰明的訂價策略,讓顧客顯得聰明又睿智?
事實是,睿智的訂價者,會讓顧客覺得自己是聰明的,而做出符合訂價者意向的消費選擇,能夠做到這樣(雖然我很不想說「操縱顧客心智」),才是聰明的「訂價策略」。
這就是《蘋果新聞網》與《經濟學人》最大的差異所在。

----------------------

沒有人想當消費傻子!

如果花125美元可以同時得到兩種版本的雜誌,誰會選第二個選項(花同樣價格卻只拿到一種)呢?
你可以說這是基於「規避損失」的心理,也是「想要免費」的心理。

消費者心理(海馬迴)的「最低價格標籤」,莫過於「免費」了!!

總而言之,這個新選項的加入,改變(重新操縱)了學生們的原始選擇意願,在他們自認為聰明選擇的心理狀態下,受到選項二的影響,而強化了原本不支持的選項三,因此,原本選擇選項一的人往選項三奔去(自動跳過選項二)。

所以,這個訂價策略也可以叫做「棄卒策略」、或「誘餌策略」。
方法是:經由提供另一個參考價格做為誘餌,誘使人們選擇他們覺得看起來理所當然的划算選項。

這裡,《經濟學人》用的訂價策略,也就是「加量不加價」策略(我在另一篇文章中說過),用以驅動顧客做出新的選擇意向。

另外,如果您看過我的書,也可用我的「第三方定位法則」去解釋。(3
若出現了新的第三方C,當C的位置貼近於B,C的出現會強化B(同理,若C的位置貼近於A,則會強化A)。

【發表於:2021/05/19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1、《經濟學人》的訂價策略,此案例的出處:

有關消費者的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正大行其道,《誰說人是理性的!》就是這類的書,它談到了行為經濟學對於消費者產生的諸多重大影響,而其中,有不少都與訂價策略有關。這本書中舉了許多例子,其中一個是關於「改變訂價」而影響了消費者原本的決策選擇,該書以《經濟學人》為例,本文所引述案例即取材自此。

--------------------

2、想瞭解更多關於「三角定位法則」?

「三角定位法則」,就是關於「如何擲出新骰子」的原則。
http://www.nh.com.tw/nh_bookView.jsp?cat_c=02&stk_c=9789869453837

當市場坐標上如果只有兩個主要參考點,尤其是功能屬性與特色利益不盡相同的兩個參考點時,人們很難去做比較,但是如果這時出現了第三個參考點,這樣無論是要去做定位或做出購買選擇,都變得更加清晰容易了,這就是「三角定位」法則,可見「第三方角色」是影響競爭態勢的關鍵。

法則1:第三方(競爭者)的出現,會改變競爭態勢
第三方角色(C)的出現,會使原本競爭態勢有所改變,我們可以用「三角定位」去預測或解讀動態競爭此消彼長的變化態勢。

法則2:第三方(競爭者)的位置點,會影響賽局預測結果
第三方角色(C)的位置,會影響原本賽場上的競賽結果(賽局理論的概念),重點有二:其一是,第三方角色C方的位置「『置』於哪裡」;其二是,第三方角色C方的位置「『貼』在哪裡」。

法則3:第三方(競爭者)位置的「貼點」,會促發不同市競效應
假設有第三方新勢力(C)投入戰場,而原來市場已存在A、B兩方勢力,並各自據於兩山頭(A為相對高價高性能產品,B為相對低價低性能產品),此時新的加入者C的商品定位設計,可以有4種區域位置選項…

(延伸閱讀:《三角定位法則》)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351141325
(深度延伸閱讀:《掙脫困境》-第4章「超熱競爭困境」)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