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02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2030769713730513
想要掌握最新商機變化,就得先理解商業模式的轉變,首先,網絡帶來的第一項創新思維是豐富經濟取代了稀少經濟;此外,另一項商務巨變是分享經濟當道,追求顧客成長的方法,不再是花錢做行銷、也不是妄圖控制,而是創建一個分享與撮合機制平台的商業模式,讓所有使用者自願幫忙流通散布以及交換各需。

------------------------------

近日新聞
根據Yahoo奇摩官方網頁資訊,「Yahoo奇摩知識+」即將在美東時間 5月4日終止服務,自4月20日「Yahoo奇摩知識+」 網站將會轉為唯讀模式。

image

--------------

「Yahoo奇摩知識+」16年的服務即將終止,媒體又再次地以「時代的眼淚」下標題,但對於「Yahoo奇摩知識+」要收攤,我一點都不覺得惋惜、更不會訝異,反而奇怪為什麼Yahoo奇摩要撐那麼久才決定關掉這個不知所謂的雞肋?

「Yahoo奇摩知識+」一直就沒做好過,從以前到現在,它始終都像是雞肋般地存在,若要說它是「時代」也可以,因為它就是「Web1.0時代」的典型產物,如今才要被時代淘汰都已嫌太晚了,早初開設之時,就已不合時宜了呀。

「Yahoo奇摩知識+」做不好的原因為何?
幾年前米勒曾就「網絡效應」的本質提出一些新論述,我的結論是:「集權和控制會與自由分享的核心概念是背道而馳的」,而由於「Yahoo奇摩知識+」一開始它的整個架構設計,採取的便是「集權和控制」、而非「自由分享」的思維設計,這便註定其後路只會漸行漸窄而已,因此,無法走下去自是必然。

原因很簡單,「Yahoo奇摩知識+」用的是「Web1.0」時代的內容架構,這種行內容控制之實的舊思維,本就無法適應「去控制」的內容流通新時代。

我的看法是,在網絡效應中,「擴張」是必要之善,但在「分享經濟」裡,擴張卻有可能是非要之惡,而且,當擴張思維逐漸走向「集權」時,其力量反會逐漸遠離網民(就和真實世界的國家一樣,國家愈集權,有朝一日終將反噬,這樣的政府會讓人民棄之而去),當集權式的擴張,行至某個關鍵反轉點之後,將會削弱或限縮「擴張」的影響力,亦即將會阻絕「網絡效應」進一步擴張,或是將形成「反轉擴張」的「逆網絡效應」。

(※請參考文末附錄 ──「商業模式的第二個轉折:分享經濟當道」該節)

 

【補發表於:2021/04/07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附錄

Ÿ原文發表於2015主宰網路科技的五個關鍵──第四項原則商業模式~豐富經濟與分享經濟當道補述

Ÿ全文收錄於2017年《掙脫困境:企業的十大困境

Ÿ(經濟日報) 五大關鍵 主宰網路科技https://mtmelove.pixnet.net/blog/post/265364800

-------------------------------

【商業模式:豐富經濟與分享經濟當道】

想要掌握最新商機變化,就得先理解商業模式的轉變,首先,網絡帶來的第一項創新思維是豐富經濟取代了稀少經濟;此外,另一項商務巨變是分享經濟當道,追求顧客成長的方法,不再是花錢做行銷、也不是妄圖控制,而是創建一個分享與撮合機制平台的商業模式,讓所有使用者自願幫忙流通散布以及交換各需。

電商業界流傳著一則小趣聞:Google早期幾乎要賣給門戶網站Excite,Google當時開價160萬美元,Excite只肯出75萬美元,當年Excite 的CEO George Bell對Google公司說:「你的搜索確實比別的搜索引擎都準確,但這樣不好,因為你總是把用戶帶到別的網站,我們希望買的是一個比別的搜索引擎差20%的搜索引擎」。

Excite這位執行長的概念是要把用戶綁在自家網站內,這種集中式思維就是內容經濟的概念,門戶網站就是這種思維方式,但Google則是分散式思維,他做的是把使用者送到他們要連結過去的地方,這是連結經濟。

附帶一提,一年後,Excite 的這位CEO辭職下台了。

通常內容經濟與連結經濟是相對的,前者比方如Yahoo!等這類門戶網站,後者則如Google這類搜尋引擎。內容經濟的進化是從網站變成平台,連結經濟也在進化,第一次的連結模式是Google搜尋模式,現在的連結模式則是社群以及O2O。

------------------

網絡生態瞬息萬變,先是產業生態在十年間從PC移至行動裝置,歷經1.0、2.0、3.0網路革命,運營地盤也由第一頁(入口網站),順次遞移至第二頁(搜尋網站),再到第三頁(社群網站);繼則是商業生態的巨變,網站公司被網絡平台擊倒,內容經濟被連結經濟超越,現在這條生態線甚至從網上漫到網下去了,人們現在已經不談「上網(Web)」,而是談「上線(Line)」,而且是使用App聊天、講電話、購物、付款、叫車、訂飯店等,你所想得到的各種服務,都有各種App幫你完成;網路世代的新思維就是:豐富經濟正在取代稀少經濟,在上個世代以前,商業模式是利用「稀有性」去賺錢;但在網路世代,則是靠著「豐富性」獲利,就像Google那樣。

過去的舊經濟是「稀少性經濟」(Scarce economic),講求的是如何「奪取及控制資源」,所以,以往許多產業的價值都建立在稀少性,稀少性能帶來控制權,能掌握稀少資源者就能決定價格及取得控制權。但是如今以網絡為首崛起的新經濟,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便是「反轉資源」,在平台網絡經濟裡,包括內容與價值等資源,不斷地被創造並釋放出來,所以資源不再缺稀,平台網絡經濟強調的是追求「流通與分享資訊」;新商業模式的轉折,包括:「豐富性經濟」(Abundance economy)與「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oy)。

------------------

1、商業模式的第一個轉折:豐富性取代稀少性

稀少性與豐富性的對比差異極其顯而易見,前者的原則就是「加諸限制與禁止」,後者的精神在於「毫無限制且公開」,近代論及商業豐富性經濟的先驅者,當以賈伯斯為第一人,在電腦位元還是極其珍貴的那個大型電腦的年代,賈伯斯卻將之視為可無限揮霍的豐富資源一般,不吝惜地將稀少的位元資源大量地應用在圖像視覺設計上,早先賈伯斯做的這件事可是大大顛覆了稀有性法則,是常人眼中的瘋狂行徑,當初賈伯斯這種大膽創新的行徑,後來卻成為了後人耳熟能詳的結果──成為讓蘋果公司發跡之舉,並創造了舉世無雙的蘋果傳奇&賈伯斯傳奇,賈伯斯所創造的魔法,就是他摘除了位元「稀少」的封印,「豐富」經濟自此叢生。

「資源分享,才能把市場做大」,這個概念說起來很簡單,但要實踐它很難!

《連線雜誌》(Wired)主編、也是長尾理論作者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說「善加利用豐富的最好方法就是解除控制」,他以電腦舉證,從前電腦是很珍貴的資源,只允許少數人使用,而且必須登記才能使用,要利用這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電腦必須加以限制,因為它是如此珍貴稀有,而且用來儲存、運算的資源(也就是位元、CPU及硬碟)有限,代表成本太高,但電腦珍稀的下場卻是反形成另類浪費,因為大多時間這些電腦都被空置在一旁無人使用。

再看看現在YouTube讓人們無限制上傳、儲存、流通影片,Facebook每日流轉數十億條動態信息,過往與今朝的變化之大簡直令人無從想像,如果賈伯斯沒有大量浪費位元去做圖像視覺設計,就不會有後來的PC革命、智慧手機革命,乃至如今人們對穿戴裝置與物聯網、自動化汽車的未來藍圖了。

有人說網路消滅了稀少性,創造了豐富性的機會,在這個網絡新世代,我們正在從稀少性經濟轉換至豐富性經濟應許之地,在新世紀裡若想要在網路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接納新的思維轉變──必須及早放掉稀少性經濟,全力擁抱豐富性經濟,這樣才有勝出的機會。

話雖如此,但在豐富經濟之中仍有不可被取代的稀少經濟,那就是人們的「時間」以及「注意力」,因為豐富經濟在做的事,就是要讓人們便於利用有限的「時間」、以及維繫有限的「注意力」,這是網路經濟的根本之戰,也是豐富經濟的本質意義。

------------------

2、商業模式的第二個轉折:分享經濟當道

網絡經濟或許難以理解,但網絡本身其實很簡單,就只是串連而已,其中的玄機是:串連愈多,價值愈大,這便是「網絡效應」(Network effects);Google的成功、Facebook的風行、小米的崛起等都來自於網絡效應發威。

麥特凱爾定律(Metcalfa,s Law)是解釋「網絡價值」的重要觀察預測:「網路的經濟價值等於上網者數目的平方」,當使用者的擴張達到關鍵規模數量,便會產生網絡效應,驟升更多使用者的加入意願。

社交平台網絡Facebook便是網絡效應最鮮明之例,當有更多朋友都在使用Facebook,就會使得其他人有更多理由加入使用行列,並願意花更多時間流連於這平台上,由於人都有潛在的表現欲,也希望引起別人注意,不管露名或露臉與否,都希望有觀眾給予好評,也喜歡與人分享,這時「網絡效應」的兩個同胞異母兄弟──「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oy)與「禮物經濟」也會應運而生。

不過要當心的是,在網絡效應中,「擴張」是必要之善,但在「名聲世界」與「分享經濟」裡,擴張有可能是非要之惡,當擴張思維逐漸走向「集權」時,其力量反會逐漸遠離,因為「集權和控制」與「自由分享」的核心概念背道而馳,人際網絡一旦形成之後,人們就會自動開始交談對話,也喜歡自由分享八卦及交換各類資訊,此時「名聲與分享」開始自動就位,平台經營者根本不必試圖去控制,而且控制只會壞事而已。

舉例來說,「Yahoo!奇摩知識」做不好的原因,是因為它沒有改變將Web1.0內容網站長久以來已成習慣的「控制」思維移轉到「流通」思維方向上去,所以才會設計一堆繁複卻不合用的身份位階與發言等級制度,說穿了這都是控制欲在作祟而已。

另一個愛控制的傢伙是Facebook,FB以「朋友」作為名聲貨幣概念,又卻千方百計想管控這個FB法定貨幣的「通膨」,以至於FB在政策上刻意限制(禁止)「陌生人加為好友」(FB規定只能是真實世界認識的朋友才能在臉書上加為好友,否則視為違規可予停權數日處份),FB這種作法阻礙了真實與虛擬世界的串連性,FB一味刻板固守「真實世界朋友才能加為臉書好友」這塊禁地墓碑實在迂腐,而且諷刺的是,臉書自己還是一個「網路社群平台」呢,卻視新增網絡朋友這事為洪水猛獸,實在讓人難以理解。

﹝節錄自:《掙脫困境:企業的十大困境》─「第三章:大宗商品化困境」﹞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915

arrow
arrow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