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2

台積電的前五大客戶合佔公司營收比重高達幾近五成,如此高度集中的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這對台積電而言會是極高的風險,如果再往後繼續攤出台積電的前十大客戶營收佔比,這個數字是「7成以上」。
因為是台積電,所以就理所當然、或是理應如此嗎?

-------------------------------

某知名健身器材大廠被控欠款砍單
國內健身器材三雄之一、也是上市公司的某知名健身器材大廠,日前遭其上游廠商指控積欠貨款未償、還任意刪訂單。這家五金供應商控訴被積欠逾半年的正式訂單貨款約200多萬,另外該健身器材大廠還自行刪除原本與供應商約定好的8千多萬訂單,導致這家五金供應商的備貨損失不貲,行將瀕臨倒閉。

------------------

11間】:一個奇特的客戶管理數字

有個在製造業擔任管理者的朋友,有次他跟我說為了減少被倒債風險,他們公司有個客戶管理原則是「11間」,初次聽見「11間」這個數字只覺有趣,不知道為什麼是「10+1」,幾年之後,慢慢體悟到這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好像真有學問。

這位朋友沒細說他們公司的客戶管理為什麼要訂「11間」這個數字,但絕對不是只有11個客戶,這個「11間」應該是指ABC級客戶分類中,對於A級客戶的編列或許就是「11間」,而不是如同一般企業,只是從前十大到前二十、三十大這樣沒意義地編列。

我猜,他指的是該公司會將主要客戶,取11為數,對該公司而言,這個11或許是他們的一種指標,管理上、或績效上、或做為風險監督評估之用的指標,也或者還有其他衍生而出的獨特管理作為,可惜當初沒能細細向他討教,所以對於他們是否有何特殊管理方法便不得而知了。

這家中小企業所採取的「11間」主要客戶管理法則,頗符合二八或三七法則,例如台積電公司在全球各地擁有數百位客戶,但是前10大客戶即佔了台積電的七成營收,就客戶實務管理而言,大企業如台積電、乃至中小企業甚至微型企業,最後可以歸納的數字俱相當矣~(10與11、或是接近11這個數字)。

可見,這家企業的這個「11間」客戶管理模式於風險管理與實際營業面皆有其可取之處。我猜想這個「11間」原則是否源自於「10加1」,於前十大主要客戶之外,又增加了保留「+1」的彈性,才有「11」這樣的數字,這個「加1」是否意味著隨時保留機動性,將潛力客戶納入其中,以因應隨時變動中的外在環境?

不過,不管企業大小,雖然企業都會列出自家的前十大企業名單,但有一點,彼此間的差異可能會 出入甚大 ,那就是各家公司在其「客戶佔營收比重」的細節部份。比方說,台積電的最大客戶是蘋果公司,長久以來,蘋果公司佔台積電的公司營收比重都超過兩成以上(且逐年上升);此外,過去台積電的第2大客戶是華為,在華為被美國實施經濟制裁之前,這些年來,其佔台積電的營收比重也從10%逐年升至15%;至於台積電的第3至第5大客戶(高通、聯發科、輝達)佔營收比重則分別為6%至3%。(※)

也就是說,台積電的前五大客戶合佔公司營收比重高達幾近五成(45%-50%),如此高度集中的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這對台積電而言會是極高的風險,如果再往後繼續攤出台積電的前十大客戶營收佔比,這個數字是「7成以上」

因為是台積電,所以就理所當然、或是理應如此嗎?
如果不是台積電,通常絕大多數的公司都不會希望自家的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或前十大客戶營收佔比是這種情況,台積電應該也不想如此唄。

就這方面來說,很明顯地,台積電的「客戶管理曝險程度」大大高於這家採用「11間」客戶管理準則的公司、以及其他大型與或中小型企業,前述那則新聞事件中聲稱「被刪單」的五金零件供應商「苦主」更是如此;客戶風險管理意識薄弱,會與客戶管理能力相互產生交叉毒害感染,而此二者於公司都有害,對管理者而言都應盡力去除之才是。

一般來說,一家公司的前三大客戶佔營收比重,若能控制在三成至三成五以內是較合當的,公司可以從拉高三大或前五大以外的其他主力客戶、或是逐步提高並增加B級客戶的購買量,來分散這種過度銷售集中的風險。

關於「客戶管理與風險管控」這檔事,可先從"對於「ABC三級客戶群」的持分比重、以及其各別的營收佔比配重"這兩方面,盤整後即可理出對於公司的可能重大影響,再據以擬定出利於風險控管、同時亦能兼顧未來公司成長的新目標配置原則,如此則能定出更合宜本公司文化暨能孚應業界需求之最佳業務規畫。

------------------------

我認識一位美容保養品代工廠老板,在很久前的一次相識場合上,某次閒聊時他跟我提到他與某位客戶的合作關係,某天,這家保養品代工廠來了一位新客戶,這位新客戶與代工廠之間的合作關係是先從小批量合作開始,雖然量很小,這位美容保養品代工廠老板對客戶也不會大小眼。這家保養品代工廠老板告訴我,隨後幾年過去,他眼看著這間小客戶從小規模做到大規模,最後成為他們公司的大客戶之一。
我很佩服這位老板做生意的態度,「不以量小而不為」!

這位美容保養品代工廠老板說,找他們代工的這名新客戶老板很有眼光,一開始就將其市場鎖定在電視購物通路,在請這家保養品代工廠幫他們做代工的同時也開始自打品牌之路,然後跟電視購物通路平台簽訂完合約後,銷售也都一如預期地成功,從此事業愈做愈大。這家保養品代工廠老板之所以跟我談論這個客戶,是因為當時該客戶已成為這家保養品代工廠的前五大客戶之一了。

這家美容保養品代工廠老板的成功之道在於,他並不因客戶規模小而輕忽怠慢,懂得「養客戶」以及與客戶共同成長的經營之道,所以當他的客戶成功了之後,不僅會對這家保養品代工廠多了一份感恩之心,所以客戶關係仍然緊密如伊,同時這家保養品代工廠的訂單量,也會隨著每位客戶的成長而自然增長。

雖然這家保養品代工廠並非在價格方面給予特別優惠,但仍提供很好的為每一個客戶量身定製的代工服務(這一點與台積電的待客之道如出一轍),更不會以「店大欺客」心態,給予小客戶歧視的差別服務。這一點,是於「11間」客戶管理準則之后,我想追加補充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客戶管理心態及做法。

11間」要關注的除了數字控之外,「10+1」也是一個關鍵,如何讓這個「+1」能夠變成公司能永久持續成長的動力引擎,那才是客戶經營管理的秘訣所在。

 

【發表於:2022/02/17 ───  米勒的行銷世界】

----------------------------------

※、附註:無所不在的「銷售集中風險」

台積電的客戶佔營收比重一直都在變化中,不過,雖然台積電擁有數百位客戶,然而前十大客戶所佔營收比重始終偏高不下,過去台積電的前十大客戶營收佔比已逾七成以上,這兩年恐又再升高至八成了,比重如此之高,即使是神話般存在的台積電,這都不是合理應該的常態,我覺得台積電遲早應知所調整

2019年時,由於中美貿易大戰,華為海思晶片被美方實施經濟制裁,導致華為在台積電的訂單瞬間變成0,所幸由於台積電的晶片產能仍是供應市場的搶手貨,因此華為訂單的損失空缺很快就有其他客戶遞補而上,到了2021年初時,台積電的第一大客戶蘋果仍高倨台積電25.4%的營收佔比,第二至第八大客戶分佔的台積電營收比重則自9.2%、8.2%、8.1%、7.6%、7.2%、5.8%、5%不等,也就是說,第二至第八大客戶合計所佔的台積電營收比重已超過5成,如再加上第一大客戶蘋果單獨佔有的25%營收比重,台積電前十大客戶已達營收比重八成之多,如此高的客戶集中佔比,又將台積電的銷售集中風險推得愈來愈高了。
image

(如圖:2021年台積電客戶營收占比……   取材自網絡)

image

上圖及上表,截錄自《科技報橘》郭家宏2021-03-23
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1/03/23/amd-second-largest-client-tsmc/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勒的行銷世界 的頭像
    米勒的行銷世界

    米勒的行銷世界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