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3

https://www.facebook.com/MTmelove/posts/2293639450776870
先進的企業應該都要設置一個「中樞部門」,你可以把它視為是「策略統合部門」,這個部門不能只是事業層級或功能層級的部門,而必須是具有中樞統合之位階及功能,而這樣的部門也必須是「商業情報分析」掛帥才行,是企業領導者最重要的幕僚單位。

 

---------------------------------

台積電找政治經濟學博士,商情分析師年薪5百萬起

台積電開出新職缺,要應聘"商業情報分析師",必須是政治經濟博士畢且有四年以上工作經歷,還要有很強的分析能力,有一說台積電對對該職位給出的年薪是200萬元起薪(也有電視台名嘴更正說給的年薪是500萬元),而且一進來就以中高階級資格聘用。
然而,未知台積電對這樣的人才需求,有幾個名額?

我覺得台積電做這事太晚了,好在現在做還不遲,除了樂見其成,也建議台積電應要「大量」且更多元地聘用各類、各領域學有專精的商業情報分析人才。

-------------------------

公司「商業化導向」很重要

台積電一直以來都是工程師導向的一家公司,雖然製造與技術非常專精、且臻於拔尖地位,而且商業模式也有獨到與高瞻之處,只可惜「工程師基因」著墨太深,現在的台積電仍還只是一家高度工業化的公司,少了商業化的滋潤,甚為可惜。

雖然張忠謀之前對於CEO人選考量提出若干標準,他曾表示台積電未來CEO必須要是90%CEO、10%工程師,張忠謀認為工程專長只宜佔10%、經營管理能力才是那90%的擇才重點,這一部份,台積電的思維與推進方式則不及三星。

很久之前三星就開辦了「MBA制度」,目的便是為了讓員工不只有技術也要懂經營;三星的「MBA制度」大概分成「社會管理MBA學程」與「科技管理MBA學程」,前者是培養專業經營人才,後者是以培育技術管理人才為目標。

職此之故,多年下來台積電的企業文化基因還是工程師與技術研發掛帥,這或許是因為從張忠謀以降,台積電便未曾將「商業化」視為必要選項。反觀,台積電最主要的競爭對手三星,從20多年就很高度地重視「商業化」了。對於高技術的頂尖企業而言,「商業化導向」是能讓他們如虎添翼的重要誘轉因子。

張忠謀:「韓國有李健熙,台灣則有我」
這一期的《財訊》獨家專訪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張忠謀暢談台灣半導體近50年來的發展史,其中,被張忠謀特別點名一個人,那就是三星的前會長李健熙,因為,李健熙正是讓三星變身成為國際化超級財團的重要推手。


image

(如圖:最新一期《財訊》專訪張忠謀…… 圖片來源:《財訊》)

米勒曾在一篇文章中談過「讓三星飛躍的3支箭」(第一支箭:領導人的性格;第二支箭:企業中心思想;第三支箭:核心價值要素),而這三支箭都與李健熙有關。只可惜在李健熙之後,三星後繼無人,遂乃逐漸凋零至斯矣。

---------------------------------

台積電遠不及三星的一點

在找商業人才這一方面,台積電遠遠不及三星集團,三星堪稱是全球商業化企業中的翹楚,而三星最大的競爭力來自他的人才縱隊,其中最關鍵、也最重要的並不是單一的技術人才,而是商業情報人才。三星公司最重要樞紐部門不在任何一個事業部門之內,而是集中在會長辦公室之內,也就是秘書室(一路下來,這個三星最重要的核心樞紐部門有過很多改稱)。

一言以蔽之,商業情報分析,才是三星強大且使其能躋身為全球少數幾家全球化超大集團的秘密所在。

先進的企業應該都要設置一個「中樞部門」,你可以把它視為是「策略統合部門」,這個部門不能只是事業層級或功能層級的部門,而必須是具有中樞統合之位階及功能,而這樣的部門也必須是「商業情報分析」掛帥才行,是企業領導者最重要的幕僚單位。對三星集團來說,最早期三星公司的中樞部門,便是直屬會長管轄的「秘書室」,之後,雖然幾經易名,但三星始終保有「人才與情報戰略的中樞核心」這樣子的重要部門,而且不變的是,該部門一直都直屬於三星會長。

以三星為例,三星集團在1999年以前為「秘書室」制度,直屬會長管轄,就是為了可以協調及統合各部門的運作,算是三星權力中樞的最高單位。後來,三星於1999年廢除秘書室制度,改為「結構調整總部」。之後又從結構上的調整,再進化為「以戰略來主導」的概念,於是2006年再改為「戰略規劃小組」。

然後,2008年這個戰略規劃小組又升級、並更名為「未來策略部門」,這就是三星整個集團最高的商業情報分析暨總理商情機構,堪稱是中樞中的中樞,是推動整個三星集團的策略運作、以及人才與情報戰略的中樞核心單位。

反觀,一直以來,台積電所缺的便是這樣的商情搜集暨分析部門,這也使得台積電在「企業商業化」這部份始終停滯不前。

說白了,三星最強大的競爭力源頭,就是「情報力!」

----------------------------

超級賽亞人──成就三星霸主的秘密

如果向三星的競爭對手們提問,三星最令他們恨得牙癢癢、卻又不得不佩服的長處是什麼?答案可能不在於它的產品設計、或技術專長、或行銷能力,而會得到「三星最擅長的就是人才戰+情報戰」這個答案!
所以,台積電應向三星學習,不但要擴大視野到更多全領域的商業分析與情報搜集分析人才,而且要大量聘用這一群人,只要是真正的各方人才,招聘個一百位都不嫌多。

商情分析師不能只關注國際政經局勢而已
日前,媒體對於台積電新職缺「商業情報分析師」年薪五百萬元的這個話題津津樂道,但評論方向多半聚焦於因國際政經局勢萬變而影響企業併購布局,這樣的觀點只看到其中一面。

如果您瞭解到近代企業競爭的關鍵字是「商業商戰」,就能理解我的意思了。

我的觀點是:這類「商情部門」應該被企業以「重要之中樞部門」視之,而且所謂的「商業情報分析師」其實應該包含兩類人才:「統合情搜人才」與「商業分析人才」;換言之,商情分析師之價值,並不是只為了關注國際政經局勢而存在,除了政治人才或經濟人才之外,商業分析也應是被獨立出來列出的人才選項。

建議台積電,對這個新部門的選才條件,不要只拘泥於政治與經濟系所畢業的人才,否則可能會遺漏商業分析人才。國際政經局勢只是台積電要設置的這個新部門、及這些商情分析師們的其中一項功能而已,得將「商業分析能力」也納為未來這個新部門之重要任務,那麼才能補足台積電所欠缺的「商業化」這一面向。

 

【發表於:2022/02/24 ───  米勒的行銷世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米勒的行銷世界 的頭像
    米勒的行銷世界

    米勒的行銷世界

    米勒的行銷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